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3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4-04-0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论哲学中的实践转向



摘要:在一般哲学层面上,可将沉思传统视作实践转向的质疑对象。亚里士多德是沉思传统的奠基人,他在古典三项(理论、实践和制作)之间确立了等级秩序,强调理论的至上地位。在历史衍化过程中,三项变为两项(理论和实践),这一重要的概念变迁在中世纪就已完成。对沉思传统的质疑,在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后形而上学时代开始之前就已全面展开。现代科学的兴起挑战了沉思传统,实验方法所体现的“技艺人的胜利”引发了双重倒转:制作和沉思之倒转,以及制作和实践之倒转。批判哲学强调实践理性之于理论理性的优先性,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倒转。理解实践转向的一种可能方案是:(1)恢复亚氏划分三项的识度,提出“古典三项的转进和重置”的思想主题,在此视角下审视历史,展开古今之辩;(2)区分发生优先性和价值优先性,汲取唯物史观的洞见,强调物质生产(制作活动)在发生上的优先性;(3)主张制作活动、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在价值上具有平等地位,强调三种活动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反对在它们之间相互还原。

关键词:三项变两项;现代科学;批判哲学;发生优先性和价值优先性

作者:郁振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上海200241)。


柏拉图情感哲学的历史生成与理论转型



摘要:虽然古希腊史诗中不乏英雄与神谱情感现象的描绘,但首次对情感类型及本质进行哲学系统化阐述的乃是柏拉图。柏拉图情感理论的生成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调整过程。通过对柏拉图不同阶段代表作的剖析,可以看到其情感心理学经历了灵肉二分到心灵三分的发展轨迹,其中透射出动态三重内循环模态的情感心灵学结构。然而,我们不应将其成熟期作品《理想国》视为柏拉图情感观的最终定位,而更应看到他晚年《蒂迈欧篇》《法律篇》等系列著作对情感功用所做的积极化调整以及理论转型,从而为西方情感哲学价值塑造奠定了重要基石。

关键词:柏拉图;西方情感哲学传统;古希腊史诗渊源;情感心灵结构论;晚期理论转型

作者:高源,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体系副教授、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200240)。


从国家分配论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论
——中国财政基础理论自主知识
体系建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从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角度,可以回溯中国财政基础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分配论”是中国财政主流理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出现了两种形态的“公共财政论”:一种是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公共财政论,主张公共财政要以市场失灵为原则,财政职能只限于克服市场失灵;另一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论,主张在克服市场失灵之外,公共财政还承担着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贯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职能。在上述两种公共财政论之间,存在持续的争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论从此成为主流理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的沿革是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发展的典型案例,其中蕴含着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可资借鉴的一般意义。

关键词:国家分配论;自由主义公共财政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论;国家经济治理;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作者:孟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上海200433);朱宝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浙江杭州311100)。


中国高储蓄率的重新诠释及变化趋势



摘要:运用微观思维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是经济研究中常见的错误,经典文献认为,一个经济体的储蓄率与消费率具有因果关系便是这种错误的突出表现。从储蓄的内涵与源泉出发,储蓄率与消费率虽然此消彼长,但不构成因果关系,两者都决定于生产结构。基于融资视角下的生产过程,与主流经济学认为储蓄决定投资的认识相反,储蓄是投资的结果而非原因。结合经济运行的实践,中国的高储蓄率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投资规模过大,资本品产出占GDP比重较高的结果。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将由投资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投资率及储蓄率均会趋于下降,但生产结构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推动消费水平及消费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储蓄率;生产结构;增长模式

作者:吴建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投资研究中心教授(湖北武汉430073)。


宏观要素配置关系理论与
中国发展实证研究



摘要:宏观生产要素的配置关系虽然是微观个体配置的综合,却也有着不同于微观角度的前提基础、细节特征和度量方法。微观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不变从而资本和劳动只作为投入要素,且在有效市场条件下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而不受数量约束。宏观环境中资本和劳动既是投入要素也是生产系统构成因素,从而影响系统性质,受自然规律等条件限制要素总量没有任意性。因此,宏观要素配置状态的影响因素除了微观结构差异还有投入要素总量的变化。借助C-D生产函数,在论证劳均资本大于和小于1个单位的两种状态时,生产系统的资源配置优化特征并不相同。针对现有关于宏观要素配置的度量方法都基于微观结构差异而不利于最优状态衡量的问题,给出了规模报酬不变经济体以变化的要素弹性参数作为资源配置状态指标的度量方法。进一步证明了,宏观经济体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方向,是提高生产中数量相对多的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对规模报酬不变而生产函数资源配置参数的变化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曾经历的三次显著的宏观要素配置关系改变,原因各不相同。最后,结合资源配置变化的影响因素和中国当前发展特征,给出了进行宏观生产资源配置优化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宏观要素配置;规模报酬不变;要素弹性参数;C-D生产函数;劳均资本

作者:田萍,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12)。


国家转型的中国道路:
一项比较历史分析



摘要:以“国富民强”为目标的中国现代化,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奋斗之后,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代得以实现。在强国家诞生之前,从晚清到南京国民政府,政治结构合理化程度、政治发展实现途径、权力配置主体三个变量的不同组合,导致了国家转型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革命,成功地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奠定了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的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现代化建设坚定党对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优化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现代国家的结构日益完善与合理,国家能力得到了跨越式的提高。从一个弱国家转型成为一个强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用事实否定了“西方模式”的普世价值,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和借鉴的强国之路。

关键词:国家能力;国家职能;中国式现代化;国家转型;比较历史分析

作者:谢岳,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18)。


“评估国家”:
21世纪行政国家的新趋向



摘要:进入21世纪,风险社会治理和公民意识觉醒对评估提出新的要求,在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评估国家”应运而生。评估国家由传统的行政国家孕育而来,是行政国家发展的新趋向,对传统国家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产生挑战;同时,它也凸显诸多新特点,是国家转型的重要呈现,应该当作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去探讨。评估国家属于国家建设层面,是在民主国家建构的基础上提炼国家的治理能力。它从公权使用、责任承担、组织制度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着力,通过评估提升国家权力的运作绩效。评估国家导入了一个完整的机制,把管理形成风格与权力行使方式联系起来,使得评估的力量被成倍放大,与治理场域中的能力、权力、控制力等相互作用,形塑不同性质的影响。

关键词:评估国家;行政国家;风险治理;公民评估;国家能力

作者:徐国冲,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福建厦门361005);卢之卿,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厦门361005)。


中国行政基本法典编纂的理论共识



摘要:中国特色行政法法典化是一项拓荒性事业,需要形成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充分的理论共识。就名实相符而言,行政基本法典的表述展示了其在行政法体系化中基础性和通用性规范的角色定位,应当成为行政法法典化的统一用语。在党—政关系、政—政关系、政—社关系的时代变迁中,我国行政形态已出现三重拓新,编纂行政基本法典应当从原则和规则层面对此作出系统规范回应。行政基本法典采行行政权力—权利的双线驱动模式,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体化宪法基本权利条款和因应法治一体建设战略安排的客观要求,应当从系统确认和实效保护层面体现对行政权利的切实尊重。我国行政法治发展历经面向司法的外力驱动期、面向行政的行政自制期和面向党政的高位推进期,应当在遵循法规范安定性、行政合法性审查和党内法规国家法律衔接协调原则的基础上,运用条款扩容、提取公因式和引致性条款技术实现对党政司法资源的系统整合。名称表述、调整范围、逻辑主线和资源供给四重共识的形成,能够助力行政基本法典编纂行稳致远。

关键词:行政基本法典;行政形态;行政权利;本土资源;法典化

作者:章志远,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上海200042)。



算法时代的资本与劳动(专题讨论)


算法泛灵世界与当代工具理性批判重思



摘要:批判理论自建立以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技术分析揭示我们的世界如何自启蒙时代以来因工具理性而造成了病态关系。不过,技术在当代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当代社会发展出“自我运算”技术,并出现持续朝向人工智能物联网世界的趋势。在这个世界中,所有技术物都开始具有自我运算与物质实践的能力,让我们身处如同万物有灵的“算法泛灵世界”。过去,工具理性的麻烦在于将人纳入技术控制领域之内;但在算法泛灵世界中的麻烦在于将人排除在技术控制领域之外。从“算法泛灵世界”现象出发,关于工具理性的某些基本命题有必要进行调整,并补充进一些新的社会学研究与省思视角。

关键词:人工智能物联网;批判理论;世界关系社会学;工具理性

作者:郑作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33)。


劳动的身体,资本的心智
——自我资本化与新自由主义晚期劳动者意识形态的形成



摘要:学界发现,新自由主义晚期的劳动者呈现出了“以自我为企业”的倾向,通过提出“自我资本化”的概念,可进一步得出:劳动者按照资本逻辑进行思考、遵照资本规律进行行动是一种从工业时代产生并绵延至今、且不断深化的意识形态取向。“自我资本化”在工业时代表现为“人格化的资本”,仅仅出现在资本所有者身上;在消费时代,自我资本化开始成为劳动者的追求,表现为白领工人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的聚集与利用;在金融时代,劳动者的自我资本化表现为其将自身作为金融资本加以运作,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增殖。“自我资本化”虽能推动资本积累,却削弱了社会生活的韧性,其发展体现出了资本支配的隐匿性与深入性。

关键词:劳动;金融时代;自我资本化;不稳定劳动

作者:贾文娟,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44)。


唐史暨唐传奇视域中的“诗—史”建模
——钱锺书错判陈寅恪之献疑



摘要:自1940年以降,在“诗—史”关系论域,陈寅恪(下简称陈),钱锺书(下简称钱)相继有各自的思辨路径暨诗学建模。陈从未臧否钱的诗学观,然从1942年《谈艺录》脱稿到1984年《谈艺录》修订本,乃至2002年三联版《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所辑钱1978年的意大利演讲,钱数落陈的“诗—史”建模已逾半世纪。新世纪以来,学界介入此案之“孰是孰非”者渐多,大多数著述是判“钱是陈非”,其共同点是皆以钱著所主张的“诗—史分界”说为准绳,来径直错判陈的“诗—史”建模;却几无文献可证明错判者对陈著《隋唐制度渊源》《唐代政治史述》《元白诗笺证稿》也下苦功细读过。故错判者始终未识陈是以社会史家暨文学批评史家之“角色叠加”视角来构建其“诗—史”观,进而不解陈在唐史视域所设定的“以诗补史”(归属史学),竟异质于陈在唐传奇视域所设定的“诗俟史证”(归属诗学)。其结果,也就形同“众声喧哗”地表决,错判了在“诗—史”观一案的“钱是陈非”。本文所谓“献疑”,是愿在对钱著、陈著作一视同仁之文献细读的前提下,指出钱对陈的“错判”,根子亦在钱作为诗学巨子之“臆见矜高”,而对陈著(特别是《元白诗笺证稿》)未肯系统“探本”所致。

关键词:陈寅恪;钱锺书;唐史;唐传奇;“诗—史”建模;错判

作者:夏中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浙江绍兴312000);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40)。


论近代小说评点的三个转变



摘要:相对于古代小说评点而言,近代小说评点发生了三个重要转变:评点主体层面,由书商型、文人型评点者转变为政治家、小说家评点者;评点旨意层面,由劝善惩恶的道德教化转变为启迪民智的思想启蒙;评点理论层面,由讲究技法的文章学理论转变为偏重叙事的小说学理论。近代的小说评点者利用小说评点传播新知、启迪民智,在公民政治意识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等方面首开风气之先;其使用叙事学的概念、方法与视角评点小说,在现代小说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职业报人和专业作家的身份有助于小说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对小说的现代化进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近代小说;小说评点;评点主体;评点旨意;评点理论

作者:刘晓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李鑫,上海市回民中学教师(上海200065)。


北朝元氏家族文学与学术考论



摘要:作为北魏及东魏西魏的皇室成员及北朝最大的家族之一,元氏家族的文学活动是北朝文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可以统计分析元氏家族的文士数量、传承情况及具体的文学与学术活动等。元氏文士现可知有九十余人,大部分出于孝文帝汉化改革之后。元氏文士多名士化,在文学、学术上较多具有南朝文化特点,由此可深入全面理解孝文帝汉化改革,亦证汉化改革在文化上较多受到魏晋河南新学及其流风南朝文化的影响。对元氏家族文学学术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北魏的汉化改革及其兴盛与衰败的历程、鲜卑文士的汉化进程等,亦为北朝文学学术的全面研究提供研究视角和材料。

关键词:北朝;元氏;家族;文学;学术

作者:陆路,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重点创新团队成员(上海200234)。


论辽朝的世界秩序



摘要:从东部欧亚区域史的视角,研究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与宋、西夏和高丽以及西域地区高昌回鹘,东、西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等权力结构关系的变化,显示了辽朝世界秩序的形成、内涵及其特征。这种以辽朝为主导的东部欧亚政治、经济的制度规范以及社会性文化的认同,与费正清教授的东亚“朝贡体系”理论具有不同的历史形态,体现了辽朝建构的东部欧亚世界秩序,即以辽朝为世界秩序中心、以宗藩关系为基础、交邻体制并存的多元复合型的东部欧亚世界秩序。辽朝与宋朝、西夏和高丽以及内亚诸王朝的关系,即辽朝视野下所建构的世界秩序,也体现了包括辽朝在内的以多元一体为格局的中华民族对于塑造东部欧亚区域历史文明形态和推动世界秩序进程的能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辽朝;东亚;东部欧亚;世界秩序

作者:魏志江,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韩国研究所教授(浙江杭州310018);潘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04)。


《新中国》的创办及其“报政网络”



摘要:《新中国》是“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既往研究多发现胡适与其有密切关系,甚至断定胡适为杂志主持者。实际上,《新中国》背后涉及一个更为复杂且庞大的“报政网络”,其中包括北京政府的官员与南北报界的报人。具体而言,杂志是在北京政府总统徐世昌的支持下,由时任财政部次长的张弧出资赞助,报界闻人钱芥尘与叶恒牵线组织,网罗南北报人名流参与撰述。胡适因与钱、叶二人曾共事于《竞业旬报》《大共和日报》的交谊,同《新中国》产生关联,在1919年初《新青年》同人初步分裂后,他曾一度将接办《新中国》作为其独办《新青年》未果的替代方案,终因《新青年》同人的反对而搁置。依托“报政网络”办刊宣传新思潮的方式并不为新派人士所接受,《新中国》因此被视为由军阀官僚赞助、假冒新思潮招牌的杂志。自第二卷起,受张弧资助、总理靳云鹏支持的《又新日报》派出记者张煊、顾君义、王小隐等人主理杂志,进行“革新”,对于旧文学、旧戏的喜好让他们有意区别于北大新派,使得《新中国》新旧兼采。考察《新中国》的创办历程,揭示“报政网络”的聚合离散,有助于重新理解“五四”前后政局与思想舆论界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报政网络;《新中国》;张弧;钱芥尘;胡适

作者:赵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学术评价2020—2022年度
中国人文学术评价报告(选刊之七)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作为一个与社会互动关系密切并且仍在不断自我扩容中的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以来都是知识生产与学术批评的重镇,其研究成果之丰厚,研究力量之强大,研究工作之活跃,在中国的专业体系当中是十分突出的。2020—2022年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各个领域方向上深度挺进,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多部重量级的著作相继问世,各类论文也相得益彰。学术界有必要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与评述,但面对海量的文献,本文只能选择那些显著推动文学史研究,促进文学理论与批评观念更新的部分进行评价,总结其创新贡献以及在学术史上的位置,以期能够精要地呈现出三年来本学科内学术研究的推进情况。

作者:王海晗,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浙江杭州311121);文贵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


区域边疆史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西方地区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使得西方学术界被迫进行学科分类的调整,带有殖民主义烙印的东方学逐渐衰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国际学术界反思旧有人文社科知识体系,力图寻求突破“欧洲中心主义”的束缚,以全球史(Global History)、区域研究(Regional Study)、环境史(Environmental History)的新范式来重新审视以往被认为“无历史”“无文明”的“边缘”地区及其人群的活动。随着社会科学方法的传入与“中国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中国史与世界史领域兴起了批判“欧洲中心主义”世界观以及强调空间视角的史学革命,这种史学革命最终呈现为对边缘空间的发掘,并进一步影响了中国边疆史研究的区域取向。

作者:黄达远,西安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与欧亚文明研究中心教授(陕西西安710128);孔令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1)。



访谈


朝向一种“厚实”的认识论
——郁振华教授访谈



受访人:郁振华,1966年出生于上海。199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挪威卑尔根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胡德学院和法国里昂高师等从事访问研究。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第七、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秘书长、中国知识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认识论、形上学、比较哲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形上智慧如何可能?》(第一版,2000;修订版,2015),《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第一版,2012;修订版,2022)。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和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90多篇。合译《跨越边界的哲学》(第一版,1999;增订版,2016)、《西方哲学史》(2004)、《时代之思》(2007)等。

访谈人:郑伟平,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欢迎订阅2024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学术月刊》往期目录

《学术月刊》2023年第1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8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在邮政订阅


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学术月刊”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