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3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4-04-0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本体诠释学即中国诠释学
——兼论中西诠释思想的异同与交融






摘要:自创建“中国诠释学”的问题提出,迄今为止这一概念仍然处在内涵模糊、所指不清的状态,因而我们有必要追问何谓“中国诠释学”。“本体诠释学”即中国诠释学。诠释是把过去的语言意义融入现在的语境之中,或把现在的感受融入过去的语言之中。诠释离不开本体,本体也不能离开诠释,诠释是一种本体性的认知。本体诠释学是中国诠释学的真正形态,本质上表现为以《易经》的本体宇宙论及其演化为范型的理解理论和诠释方法。当代学者的中国诠释学构想有其理论贡献亦存在不足,“本体诠释”具有原初的中国哲学性、普遍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中国诠释学;诠释;本体诠释;经典诠释;本体诠释学

作者:成中英,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中国诠释学”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顾问。





重新理解“社会合理化问题”
——从哈贝马斯视域出发






摘要:社会合理化问题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在哈贝马斯视域中,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行为合理性问题就是社会合理化问题。如果说,合理性问题是《交往行为理论》的逻辑起点;那么,社会合理化问题就是《交往行为理论》的目标指向。 “社会合理化问题”不仅经历了从历史哲学构想到社会学模型的转变,而且还存在着从文化合理化向社会合理化的过渡。“文化合理化”包括科学和技术的合理化、文学和艺术的合理化,以及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合理化;“社会合理化”包括经济合理化、行政管理合理化、法律合理化。这就意味着,社会合理化不仅指目的合理性行为在社会生活领域里的扩展,而且指交往合理性行为在生活世界中的扩展。要想克服生活世界殖民化、解决现代工业文明危机,就必须重新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重新协调系统合理化与生活世界合理化的关系,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合理化。遗憾的是,当下走出现代化之困境依然在路上。

关键词:社会合理化;社会合理化问题;文化合理化;意识物化;合理化辩证法

作者:王凤才,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意识理解的多元进路与解释鸿沟






摘要:意识问题是哲学和科学共同面对的问题。虽然关于意识存在诸多神经科学理论,但如何理解意识仍是哲学中最为核心的工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理主义者认为意识过程同一于大脑过程。在面临多重可实现的反驳之后,物理主义者转向了随附性:心附于物,须臾不可离也。但这种关系仍然具有明显的缺陷:不能捕捉到物理事物在本体论上比心理事物更基本的直觉。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而上学领域兴起的奠基(grounding)等概念刻画了物理比心理更为基本的物理主义直觉,用奠基来表述物理主义因此成为一种更为合理的立场。聚焦解释鸿沟有三种意识解释路径:形而上学解释、神经科学解释、日常经验解释。通过比较三种解释进路,可阐明奠基解释、量化解释的价值与局限,进而为重新认识乃至弥合解释鸿沟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解释鸿沟;随附性;奠基;形而上学解释;科学解释;经验解释

作者:梅剑华,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山西太原030006)。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
的信贷配置与后期影响






摘要: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基于多套微观数据,可尝试探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银行业的信贷配置与后期影响。研究发现:在“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施期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银行,国有银行更积极地配合刺激计划,更多将信贷配置到中西部地区,其中主要是中西部的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信贷支持。然而,在计划实施期间向中西部地区发放更多贷款的银行,在计划退出后的资产质量更差,并且这一影响在中长期持续存在。研究结果说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对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有力落实,是中国在危机后能够迅速稳定经济与就业的重要原因,但也需注意与金融风险相关的中长期影响。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银行信贷配置;经济刺激计划

作者:钟宁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0092);施翌,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92);解咪,上海财经大学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基地、国际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200433)。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摘要:基于2010—2019年全国县级层面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可对始于2015年的“三块地”改革试点之一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显著缩小了相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平均来看,试点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比例约为3.95%。通过构造虚拟实验组的安慰剂检验,以及更换政策时期等稳健性检验结果均显示,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没有较大差异,表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相对稳健。进一步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和不同大小规模地区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和大规模试点县(市、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明显,而在中、西部和中规模、小规模试点县(市、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明显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结果对加快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

作者:李蒙蒙,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福建福州350007);蔡继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北京100084)。





创新时代城市发展新逻辑
——城市舒适性吸引人才的理论与实证






摘要: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城市吸引人才、人才繁荣产业”的新模式正在重塑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借助市场力量来建立城市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成为城市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议题。通过构建考虑城市舒适性和异质主体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并基于城市POI与流动人口匹配数据,采用条件逻辑回归方法,可以对城市发展新逻辑链的第一环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市舒适性对人才的吸引作用是显著的;(2)核心机制是城市舒适性放大了劳动力的福利加成;(3)城市间人口的自由有序流动,能更好地发挥出城市舒适性的“引才”效果,提升人才空间配置的整体效率。这表明扩大舒适性的受惠群体,消除城市间人才流动障碍,有助于城市从舒适性的角度建立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为优化人才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创新时代的城市发展新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城市发展;舒适性;人才集聚;异质主体

作者: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20);郭红星,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20)。





什么是好政府
——东亚民众如何评价政府的正当性与能力






摘要:一个“好政府”,应当同时满足正当性和有效性两个条件。正当性定义为民主性与为民性——在价值和规范意义上,为政治共同体即人民的利益存在和运行的政府即为正当的政府。正当性在民众的心目中表现为政府和政治的民主性与民主程度。因此,民众对本国政治和政府体制是否民主、对本国民主政治的满意程度即体现了民众对政府正当性的认可。政府的有效性则可以通过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法治、回应民众需求、反腐倡廉等领域来体现和测量。东亚若干国家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了东亚各国居民对本国、本地区政府的正当性与有效性的评价。这些数据即反映了这些国家民众对本国政府的“好”与“坏”或“好”与“差”的评价。

关键词:好政府;民主;东亚;正当性;有效性

作者:王正绪,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58)。





公共灾害性事件缘何“再发生”
——基于危机学习的理论视角






摘要:当前各类公共灾害性事件频繁发生,给地方政府的危机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对危机问题的认识仍然不够全面充分,导致同类型公共灾害性事件多次发生。通过危机学习的“二阶论”可以发现,公共灾害性事件“再发生”的一个被忽略的机制性原因是危机学习在“一阶学习”中存在的局部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公共灾害性事件再次发生的问题。上下级互动关系不优、以避责为导向的危机学习容易导致一阶学习不充分与公共灾害性事件的再次发生。传统依赖于上下级互动关系的危机学习模式容易在客观上为公共灾害性事件的再次发生埋下隐患,要解决这一问题须进一步推动政府危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关键词:公共灾害性事件;危机学习;再发生机制;地方政府

作者:易承志,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0030);杜依灵,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30);张翔,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福建厦门361000)。





清律“财产犯罪”体系的比较法阐释






摘要:在比较法的视野下,古今中西均有诸多与“财产犯罪”相关的罪名。在我国传统时代亦然,以《大清律例》为代表的传统律典中并无现代意义的“财产犯罪”概念以及专门章节,但其通过“以”“准”字例以及《六赃图》形成纵、横两个方向的“暗线”,勾连起事实上的“财产犯罪”体系,并通过这样的立法技术实现了各罪罚则和价值取向的平衡与协调。西方历史上的各财产犯罪,在现代刑法法益观念的影响之下,被“简化为平行侵犯单一利益”的一类犯罪,从而发生了模糊各罪界限、财产犯罪“去体系”的现象,并影响及于我国现行《刑法》。《刑法》最新的司法解释又试图区分各罪,但区别之时未充分顾及各罪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在规则逻辑与价值取向两个层次均出现混乱。

关键词:大清律例;财产犯罪;盗律;六赃

作者:谢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102249)。





知识生产:概念与方法



何以感通:
“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之辨






摘要:现象学社会学以“主体间性”“现象学还原”等概念或方法扩展了理解社会学的视野,对科学主义的主客二元思维也有纠偏的意义。在方法论上,儒家视域下的“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有一定相似之处,如“悬置”既定标准或规则、以感性直观达至共识性理解。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体间性理解由对主客二元预设的反思而来,而将心比心则基于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内外关系的认识;主体间性理解的“主体”是个体超越性的,而将心比心的“主体”是关系扩展性的;“面对他者”的主体间性理解以彼岸式的宗教精神为根基,而将心比心则在日常生活中生发和扩展,其关键是“己心”的激发和外推。辨识“将心比心”和“主体间性理解”及其深层预设的差异,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人行动的情理逻辑。

关键词:现象学社会学;主体间性理解;将心比心

作者:王建民,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081)。





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






摘要:当代艺术创作越来越强调对社会的介入,其采用社会学方法探究社会学问题,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学转向。在此过程中,艺术家成为社会塑造者,变得越来越像社会学家;他们的作品形态转变成以项目和计划为主;他们依据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创作。尽管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明显,但艺术家的独特地位却无法被社会学家所取代,因为他们致力于探索观念与形式之间的契合。这给我们带来启示:艺术家可以广泛汲取社会学的观念资源,将此与自身对形式的精深把握相结合进行创作。

关键词:当代艺术;社会学转向;观念;形式

作者:卢文超,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1189)。





社会代偿的失灵:
医疗转型中的道义悖论






摘要:医疗力量有限,生命奥义无穷。如何应对这种局限和无限之间的张力,正是医疗与社会关系形态的核心体现。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伴随中西医学相交错、碰撞,原本融于社会的医疗走向了专属领域,以往由社会应对生命无限性、向医疗予之代偿的机制随之失灵。这使得生命的无限责任逐步施加于有限的医疗资源。社会参与虽仍可见于医疗实践,却难发挥代偿作用。不仅社会对医者的道德评价模棱两可,医者也时常陷入自相矛盾。因此,唯有厘清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医疗背后的生命观念,基于一致的价值来浚通医疗与社会背后的道义根源,才能走出道义悖论,守护医者的崇高、医道的温度。

关键词:医疗;医患;转型;道义悖论;社会代偿

作者:罗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战略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朱光潜与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






摘要:朱光潜与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关系,在以往的中国现代戏剧史和戏剧理论研究中常遭忽略,人们只把他当做美学家、翻译家,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他在戏剧批评理论领域的重要贡献。朱光潜的戏剧批评以1949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以《悲剧心理学》为开端,介绍、引进西方戏剧理论。三四十年代对一些话剧剧作和演出,予以批评引导。1949年之后,除了他的《狄德罗的〈谈演员的矛盾〉》引发争论外,主要是通过一些译作和美学论著中的相关论述来开展包括戏剧批评在内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朱光潜;20世纪;戏剧批评

作者:杨扬,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200040)。





文化调适和文明互鉴视野下的跨文化阐释——以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为例






摘要:现代以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互为他者与镜像的关系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异质性,尤其在对西方文学作品解读中,国内学界常存在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投射、附会于异文化的文本的现象,由此得出带有自我主观性意见的论断。对经典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即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个案。这一作品常被国内学者认为是对“美国梦”的反思,对其虚幻性与欺骗性加以揭示;而国外学者则聚焦于作者对小说中呈现的当时社会道德沦落与“美国梦”无法实现的不满。而以历史化的原则深入解读小说情节和叙事策略,我们可发现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浮世绘的叙述,借“美国梦”在特定时期无法完满实现的现实,再次确证其价值;这是因为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自我意识的展现,是对所谓“现代性观念”的自我确认。由于阐释者和创作者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迥异的价值观认同,国内外学界对于同一文本叙事产生了微妙、但具决定性意味的认知差异。跨文化文本阐释中的这种误区启示我们在解读不同文明文化的社会和时空语境中的文本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调适”,从而在“文明互鉴”的视野下坚持阐释的历史化原则。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现代性神话;历史化

作者:王晓平,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上海200092)。





多元人文主义视域下
的普实克与夏志清






摘要:源起西欧的人文主义历史复杂、意涵丰富、面向多元。通过追溯人文主义的起源、梳理其内涵与外延的历时性沿革,可以包容性地理解西方思想史中人文主义的概念。以人文主义为思想脉络和话语框架对普实克和夏志清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理原则进行学术性的考察、反思与批判,既能够获取对两位学者学术差异的语境化理解,也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人文主义的多元意涵。在多元人文主义的视域下,夏志清和普实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认识同属于人文主义的传统。在二者各自学术资源、文学史观、治学方法、文化关怀和政治倾向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夏志清和普实克的学术研究分别呈现了人文主义自由的一元与激进的一元。由此重审普实克与夏志清对中国文学世界性的不同呈现,或可为当下学界探索呈现中国文学世界性的路径与方法提供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人文主义;普实克;夏志清;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作者:周寻,北京印刷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北京102600)。





功能与空间:
南宋高宗朝临安宫城营建论析






摘要:宫城营建是南宋政权充实临安都城功能的首要环节,却因其空间特性而面临多重困境,宫城各项功能的完善、整体格局的形塑深受这些因素制约。临安宫城早先在作为行宫时,就已出现一殿多用的现象,在宫门的使用、机构的安置上也有反常之处。作为第二次绍兴和议后宫城营缮最重要的工程,两座前殿主要用来举行各种朝会,其实施过程多见北宋旧制与现实空间因素的冲突、妥协。特别是主要承担礼仪功能的“射殿”,除了采取一殿多用的旧例,还因为规模有限、设施不全而在使用上捉襟见肘,这在绍兴十五年的元会礼仪中有充分体现。经过高宗朝的营建,临安宫城的格局大致定型,其空间结构相当于北宋宫城的内朝,外朝的建筑实体不存,其功用得到了保留,被整合进缩小的宫城中。

关键词:南宋;宋高宗;临安;宫城

作者:朱溢,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上海200433)。





状元谶及其风俗制造






摘要:南宋至明清时期,苏州地区流传着“潮过夷亭出状元”的谶语,在昆山还形成了农历八月观潮的风俗。潮过夷亭的自然地理背景,在宋代是因为海平面上升,使得潮流界西移,在元以后则是由于娄江成了太湖入海干道。南宋时昆山士人领袖因相信谶语的真实性,也出于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而促成了问潮馆的建造和八月观潮风俗的制造。谶语应验后,地方官员、地方望族和士人群体共同维持这一风俗,至南宋末年才消歇。明清时地方士人为了改善风水,又建造了玉柱塔,并因此再造了八月十八日舁神观潮的风俗。昆山的观潮风俗,既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的演变,也出自地方官员与士人的共同作用,它通过建筑与风俗的制造与再造,以实体化的景观,形塑了地方性,强化了地方认同,地方传统在此过程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地方文脉也由此绵延演进。

关键词:状元谶;制造风俗;发明传统;地方性;地方文脉

作者:左鹏,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成裕里7号:《共产党宣言》
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新考






摘要:又新印刷所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陈望道翻译的首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便在这里印刷出版。其旧址位于今上海市复兴中路221弄(原法租界辣斐德路成裕里)12号,作为《上海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近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几乎所有的论著与介绍,无一例外,都是这么说的,似乎谁也没有怀疑过其会出错。据《新青年》第8卷第1号刊登的又新印刷所的广告,当时出版的《上海商业名录》《上海指南》等相关记录,笔者认为,其准确的地址应为成裕里7号,而非成裕里12号。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又新印刷所;准确地址;成裕里7号

作者:邬国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200241)。





学术评价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十年发展述评
(2009—2018年)
——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






摘要:2009—2018年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进入繁荣上升期,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现当代文学扩张明显,比较文学发展平稳。“两古”学科领域,经典作家、作品研究的回归、文本理论的兴起与稀见文献的发掘代表了此一时期的主流。现当代文学研究迈入了多元探索的新阶段,已被文学史经典化了的作家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而尚未经典化的当代文学批评则与文学创作现场保持紧密联系。文艺学聚焦后现代媒介冲击之下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以及西方理论与中国学术之间的关系。语言学重视传统研究领域和新方法、新技术的交叉,在和国际学术研究接轨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新兴研究领域。文字学方面新出土文献的整理、训诂以及古文字辨析考释方面都出现了大量成果。相较而言,比较文学专业尽管也出现了一些学术力作,但未能对学科整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

作者:黄若舜,南京大学文学院准聘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23);李倩冉,南京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23);张安琪,南京大学文学院助理教授(江苏南京210023);蒋浩伟,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江苏南京210023);李国成,南京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23);审订童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23)。





2020-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
评价报告(选刊之五)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素以名家辈出、积淀丰厚著称。史料的限制与近代以降标的颇高的研究积累,使这一断代素有“题无剩意”之称,也对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构成了挑战。21世纪以来,在理论方法更新与新材料发现的助力下,涌现出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已有的进展与现存的瓶颈也驱使学者思考未来工作的方向。近年陈怀宇与魏斌等学者的笔谈已对扩充史料,突破断代、学科与国别划分以及反思近代以来形成的研究范式等方面提出了思考,本文则以专题的形式对2020—2022年发表的研究论著择要加以梳理与评述。

作者: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200433);庄麦,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曾磊,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欢迎订阅2023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学术月刊》往期目录

《学术月刊》2023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8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在邮政订阅


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学术月刊”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