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1年第1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2-04-26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维特根斯坦是实用主义者吗

——一项学术史的考察

摘要:维特根斯坦与实用主义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何理解这种关系构成了当前国际维特根斯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维特根斯坦思想与实用主义哲学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使得研究者们坚信两者之间存在思想上的一致性。然而,通过对维特根斯坦提及实用主义的语境分析,我们会发现,维特根斯坦对实用主义的理解远比研究者们所想象的更为疏远,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完全不能被解释为一种实用主义,无论是在何种意义上的实用主义。维特根斯坦与詹姆斯思想之间被看作共享一系列承诺,包括反基础主义、对人类生活具体细节的描述、实践对思想的优先性以及宗教在理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等。然而,这些承诺包含了许多尚未确认的假设前提。对这些前提的细致分析揭示了维特根斯坦与詹姆斯思想之间的明显不同。对维特根斯坦与实用主义关系的讨论应被看作当代实用主义接受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学术效果史,而不是实用主义对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影响史。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实用主义;詹姆斯;实践;活动;经验


作者:江怡,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山西太原 030006)。


汉语言说者如何切入当代西方知识论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儒家“正名论”

的混合视角

摘要:肇始于“盖蒂尔问题”的当代西方的知识论研究与近代西方的认识论研究不同:前者更聚焦于知识证成之规范性维度,后者更聚焦于知识构成的事实性维度。除了专业的分析哲学专家之外,汉语哲学界对于现代西方知识论(而不是近代西方认识论)的接受度并不高。这在相当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基于英语思维的西方研究者对于“知识”“信念”“证成”等核心概念的理解方式与基于汉语思维的中国读者的理解方式有所不同。不过,我们也不能由此忽略现代西方知识论研究的两面性:一方面,现代西方知识论的很多典型话题的设置与展开方式的确是受到了“二战”后英语文化的特殊性的影响;另一方面,西方知识论学者对于信念证成的规范性状态的探究,对于各种非西方文明的合理性对话框架的构建依然具有一定的辐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知识论研究者就需要两个中介性步骤,以便将西方知识论的话题设置方式与研究方式中过分偏向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予以过滤:第一,通过人工智能对于信念证成过程的机器复验,来反过来检测西方知识论理论的某些“伪普遍性”(特别是通过对于“框架问题”的揭露来体现西方命题逻辑在处理语义相关性方面所暴露出来的无能);第二,通过对于以“正名论”为代表的汉语证成方式(以及在其背后起作用的基于词项之基本性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现代化重构,为一种能够兼容中西思维并能够为机器复演的可能性敞开自身的新知识论打下基础。这样,我们才能有希望将目前英语世界中流行的知识论研究,真正改造为具有“世界哲学”气息的知识论研究。


关键词:知识论;知识;人工智能;正名;证成


作者: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


论自我知识的构成主义观点

摘要:构成主义观点致力于在自然主义的心灵图景中解释自我知识的特殊性与第一人称权威。为此,它主张高阶信念和一阶态度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着构成性的关系。概念论解释试图从认识主体的概念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推理的能力来作出论证。默认权威观点则诉诸日常话语实践的“语法”要求,主张认识主体对自我的态度拥有先天合理的、又可由证据挫败的确信。通过引入“以言行事”的思路,构成主义有希望确立起合理、审慎、有节制的第一人称权威观点。


关键词:自我知识;构成主义;第一人称权威;默认权威观点


作者:徐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上海 200241)。


基于中国实践

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

摘要: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已有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无法回应当代中国问题,新时代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引。基于中国实践推动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适逢其时。从历史看,自19世纪40年代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立足国情,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摸索出适合中国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与发展的理论,为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世界性的历史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不断实践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经验,为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向未来,推动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一方面要重视中国发展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将其上升到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另一方面,要基于中国实践对现有理论框架和范式进行改造和创新,为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提供政策参考和模式借鉴。


关键词:中国实践;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


作者:张建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张培刚发展研究院教授(湖北武汉 430074);周玉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74)。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行为转向

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往往会受到不同经济学流派的影响。通过考察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可以揭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政府主导发展经济学、新制度发展经济学和不完全信息发展经济学之间的异同点。由于现有新古典传统下的经济发展理论都没有涉及信息处理不完美或心理维度问题,因此有必要重点探讨行为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的心理或行为的作用机制。因心理账户、默认规则和认知偏差等非理性行为系统性偏离经济人模型,从而对当代经济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行为失灵与市场失灵、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经济理论形成的互补认识,摆脱了自由市场和政府主导的简单两分法,更全面认识到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助推作用,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只手”有机结合奠定新的微观基础,也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视野,为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经济人模型;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新制度发展经济学;行为发展经济学


作者:汤吉军,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辽宁沈阳 110136)。


农村非正式制度的再生产

如何影响了农民合作组织

摘要:非正式制度是农村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农民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关联、非正式制度、合作行为三者的关联机制,构建了非正式制度再生产的理论框架,强调中国农村非正式制度因功能差别可分为“防御性”与“开拓性”两种类型,它们的再生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数量与规模特征有不同作用。根据逻辑推演,以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现存“土堡”建筑作为非正式制度“防御性”功能的衡量指标,探究其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土堡对所属村庄的经济组织数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业合作社平均规模的影响为负,这种负向影响并未出现在制造业,理论假说得到了实证资料的支持。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现阶段中国农村现代化应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但这一过程应尊重非正式制度作用的产业差异,并坚持以农民为主体、适度规模经营两个基准。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农业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堡建筑


作者:高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李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上海 200433)。


督察制度变迁中的纵向治理:

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为研究对象  

摘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启动前夕正式印发,标志着环保督察正式在制度层面嵌入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凸显了中央政府推动其成为一种常态化治理工具的意志。已有研究确认了环保督察制度对回应央地纵向环境治理难题、降低委托—代理风险的作用,但在中央持续强化环保督察制度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应对将给环境治理带来何种实然变化尚缺乏系统阐释。第二轮督察在浙江的实施情况表明,常态化、制度化的中央督察并非追求地方政府运动式的短期执行,而是着眼考量地方政府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长期能力。相应地,地方政府开展了积极的组织调适,不仅建立健全了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机制,而且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性地实施了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从而推动央地纵向关系形成良性互动,达到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目标。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督察制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织调适


作者:郁建兴,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江杭州 310013),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杭州310058);刘殷东,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 310058)。


社会企业混合逻辑与跨部门协同

摘要:跨部门协同是复杂社会问题管理的普遍难题。区别于多重制度逻辑视角对逻辑冲突的强调,混合逻辑视角更加重视逻辑的共存融合,为跨部门协同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作为不同部门间的黏合剂,社会企业的混合逻辑可以弥合不同逻辑冲突,强化跨部门协同的目标共识和策略共识,使协同具有更强逻辑向心力和逻辑联通性,提升组织混合程度并增进混合价值。当前社会企业参与的跨部门协同形成了平台型、聚焦型、桥梁型和拼凑型等混合逻辑实践摸式。社会企业混合逻辑“出发点—行为—结果”的机理研究,弥补了现有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不足,为跨部门协同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混合逻辑;多重制度逻辑;跨部门协同;社会企业


作者:刘志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陈咏昶,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论经验法则在刑事司法裁判中的论证

摘要:经验法则在刑事司法裁判中的整体应用水平未达预期,主要体现在有效论证不足。经验法则应用的整体目标主要在于验证事实而非发现事实;个案中经验法则应用的可预期论证目标主要在于判断证据能力、评价证据证明力、支持或否定事实推论以及事实归属论证等方面。经验法则功能的限度也决定了论证方向的限制,其不能代替证据作为事实认定依据,亦不能作为刑事案件证明标准。经验法则的应用必须遵守一定的论证规则。除了基础的逻辑规则与语用规则之外,可根据经验法则的盖然性、主观性程度来分配其论证负担,以实现对事实争点的决疑目标。经验法则的有效应用不仅有利于案件事实的认定,且可以使其作为“好的理由”进入司法过程,实质性丰富司法裁判的论据来源与论证方式。


关键词:经验法则;裁判文书;刑事司法;事实认定


作者:武飞,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教授(山东威海 264209)。


“同案同判”的性质及其证立理据

摘要:“同案同判”立足具体的个案审理与评价,致力于在复杂案件场合对司法裁量权予以限制和规范。就理由−规则的内容联系来看,从“同案”到“同判”的推论正当性必然立基于一个作为前提的一般规则。可普遍化规则为“同案同判”命题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其在普遍实践论辩中的固有地位使之成为支持“同案同判”的一般根据。司法的公共判断属性使法官应以“同案同判”为必不可少的裁判准则,由此保障司法结论的形成不能基于个人偏好,也不能是缺乏正当理由的任意决定。“同案同判”也是司法之所以为司法的组织要素或结构依据,已然规定在司法运行及其个案裁判推理的程序之中。无论是作为司法公共判断的约束性规则,还是作为司法活动自身的构成性规则,“同案同判”都成为法官应当履行的司法义务。“同案同判”成为司法义务并非法律义务,而是一种与司法职能特性和法官行动密切相关的特殊道德义务,是法官职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同案同判;可普遍化规则;公共判断;依法裁判;法官职业伦理


作者:杨知文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上海 200042)。


口述史作为社区研究的方法

摘要:口述史在社会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通过口述记忆研究个人在大叙事中的生命沉浮,更在于它提供了深挖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性的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可称之为记忆社区的问题。记忆社区至少包括三个维度:地点、时间和人物。它以个人的口述为起点,基于人的生命实践,富含主体性和情感性特征,但其勾勒出的是一个囫囵的整体,有极强的社会性特征,蕴含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口述记忆中的文化是一种经由个体化实践而感悟出的文化感,家庭中的“义务感”是它的一个典型形式,其表现为社会力的方式,成为黏合社区的重要机制。记忆社区本质上是人和物的混融,它呈现的社区形象是一个有机整体。口述史能够作为社区研究方法,不仅在于它呈现了独特的记忆社区,还在于指明了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机制,这便是从人心的角度,揭示了人之安所遂生的社区力量。记忆社区概念提醒我们,历史上积淀下来的社区文化和社会底蕴是值得探究和善用的凝聚社区的相对稳固的机制。


关键词:口述史;记忆社区;社会性;义务感


作者:刘亚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732)。


记忆研究:

超越民族国家和世界主义框架

摘要:记忆研究自开创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20年代的奠基时期,1980年代左右出现的第二波“记忆潮”时期和当代更多元的第三波记忆研究时期。其中,记忆潮时期涌现的“传统的发明”“记忆之场”等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了记忆研究的“民族国家框架”;而当代的“旅行记忆”“世界记忆”等理论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而转向“世界主义框架”。基于对“民族国家框架”和“世界主义框架”下记忆研究的梳理和对比,发现这两个框架的争论遗憾地混淆了“地域国家”和“政体国家”的概念,而“国家在场”理论(包括国家作为场域和行动者的两个维度)可以较好地弥补两个框架的缺憾并进一步促进记忆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记忆;民族国家;世界主义;国家在场


作者:钱力成,澳门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澳门 999078)。


个人叙事与集体记忆:

口述史的多维建构

摘要:口述史是个体对自我生命历程的叙述,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群体或共同体集体记忆的有效途径。口述史的叙述过程既是叙事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同时也充满了诸多的被动性因素,认识和重视口述史研究过程中的能动性和被动性,将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记忆的检索性、被触发性和被建构性。而记忆的被触发性提示我们,现实的口述史不仅是历史与社会宏观建构的结果,也是访问者与亲历者微观互动的建构结果。研究中,必须重视承载共同体成员个体记忆的口述史研究过程,才能真正洞察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记忆。


关键词:口述史;个体记忆;集体记忆;被触发性


作者:胡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南京 210023)。


论延安文艺体制的两个主要来源

摘要:延安文艺体制融合了19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左联和苏区文艺运动的经验。它承继了左联曾用烈士的鲜血书写的“文艺大众化”传统,又将苏区和红军筚路蓝缕开创的“苏维埃文艺传统”发扬光大。左联和苏区尝试的文艺运动组织体制及其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成功经验,共同为延安文艺体制的形成做好了铺垫。


关键词:左联;苏区与红军文艺;文艺大众化;瞿秋白;延安文艺体制


作者:赵卫东,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浙江杭州 310023)。


“边缘”境地的别样风景

——林莽早期诗歌创作及其与新时期文学话语关系探究

摘要:白洋淀诗歌群落成员、朦胧诗人林莽创作于特定复杂时代语境的早期诗歌,沉郁凄婉、温厚中和、节制内敛而又不乏现代派色彩与思想锋芒,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然而在新时期诗歌史乃至新时期文学史上却一度被边缘化而处于“失踪”的境地。考察林莽早期诗歌创作及其“失踪”的成因,有助于较为全面地认识1970年代至新时期初诗歌创作的丰富性,更好地理解把握林莽早期诗歌创作与新时期文学话语范式之间的复杂关系,为重新审视新时期文学主流话语提供一个参照。


关键词:林莽;朦胧诗;“失踪者”;新时期文学话语


作者:于树军,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小舍得》:

“鸡娃”时代的主体性发展困境

摘要:当前“鸡娃”(密集养育)模式下儿童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正如电视剧《小舍得》所展现的,出现了父母越用力儿童发展反而越失败的养育困境。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看,剖析养育困境不能回避人的主体性尤其是儿童的主体性发展这一抽象问题。家庭养育中主体性问题的特别之处在于主体之间具有因家庭而生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导致的情感依恋有助于儿童主体性的发展,然而基于家庭的亲密连结和特别的文化背景,使得当下城市家庭养育中一方面形成了家长对儿童的密集养育,极易引发家长主体性的迷失;同时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事实上的不对等地位和不平等关系,又引发了儿童主体性的匮乏与消解。《小舍得》案例表明,密集养育非但没有促进主体性的建构,反而成为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包袱,急需要家庭养育模式的转向来实现个体主体性尤其是儿童主体性的发展。


关键词:《小舍得》;家庭养育;密集养育;主体性;困境


作者:王芳,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020)。


新世纪青年形象书写的

代际特征与精神轨辙

摘要:新世纪以来,70后、80后为主力军的“失败青年”书写现象接续了文学史“乡下人进城”的叙述模式,但又有了明显不同的精神气质。其不仅塑造了一类“个人奋斗”下的城市“新穷人”,还提供了一类贴合当下社会阶层固化越来越明显的时代新人物−“不思进取型”青年,显示了从“个人奋斗型”到“不思进取”青年形象的转变轨迹。这一青年书写试图挖掘失败青年灵魂的痛楚,直击他们在“个人奋斗”无望下的精神焦虑、身份认同危机和精神空虚等“时代病”。然而,新世纪青年形象书写过多地沉溺于生活的表象,叙事上的套路化与模式化,导致其对青年与社会关系这一关键性时代问题的思考依然未能深入。


关键词:青年书写;失败青年;个人奋斗;不思进取


作者:王姝,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杭州 310023);沈丽佳,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浙江杭州 310023)。


掠夺与归还:

西方争议性遗产的伦理困境

摘要:殖民地文物归还事件引发的争议揭示了去殖民化进程的困境。“归还”被期待生成新的关系伦理,但其认知与行动都基于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伦理,未能关照殖民主义文物占有的神话学经验,遮蔽了物伦理的政治性与异质性;而将物权伦理作为“普世伦理”正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结果。维护物权伦理的物的知识巩固了对文物的祛魅与分裂,使文物即便归还,也仍需“神圣”博物馆赋能,有悖于“恢复原状”的假设。以物为主体/物质化的伦理考察有助于突破物权伦理的普世意识,建立起对普遍困境的反身性思考。作为争议性文化遗产的殖民地文物及其归还事件应作为生产性的实践,激发去殖民化的知识反思。


关键词:殖民地文物;文化遗产;物权伦理;物质性;去殖民化


作者:冯莎,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助理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张志培,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助理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士人政治:

科举制度下的权力与文化

摘要: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在一千三百多年里维持了一种稳定的文官制度。由于“怀牒自投”的个体自主,而后有科举选官广及天下所有的读书人;由于“以试为选”用考试平等消解了个体之间的不平等,而后有科举选官的普遍平等和实际平等。与此前的察举相比,这个过程把取士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了朝廷手里,又夷平了曾经存在的势家和巨族,因此这个过程已直接地促成了士大夫与君权以前所未有的深度相为依傍。于是而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士大夫与帝王共治天下,以及文化主体和政治主体合一的士大夫政治。由于这种合一,一面是道统所在的文化证明了政治权力的合理和正当;一面又是政治权力不能不受文化的制约而长在道统的规范之下。显见得在历史中国,是文化比政治更稳定和更本质。所以,相比于个体帝王因才识情性的不同而有贤智与黯昧之别,制度化了的文官群体则更加恒定和守常,并因其恒定和守常,实际上更直接地维系了天下的恒定和守常。通观而论一千三百多年里,“以试为选”产出了质地相同的官僚;而明清五百多年里,“以试为选”又以大批成不了进士的举人和成不了举人的秀才,在同一个过程产出了质地相同的地方绅士,而后是东西南北之间,科举制度以文化的统一助成了历史中国的政治统一。


关键词:士人政治;文官制度;权力文化;统一


作者:杨国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思勉高等研究院教授(上海 200241)。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2021年第1期

2021年第2期

2021年第3期

2021年第4期

2021年第5期

2021年第6期

2021年第7期

2021年第8期

2021年第9期

2021年第10期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