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1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2-04-26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样态、

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拥有明确的理论议题回应、理论知识架构和理论构建逻辑的系统性政策话语和理论话语体系。“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和“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这三部最权威文献,从“为什么、什么样和如何做”三个层面体系化阐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重大意义、理论意涵、未来愿景与重大战略部署以及任务总要求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贯穿这三个体系样态的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十个核心概念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八个基本命题,而正是这些核心概念与基本命题清晰地展示了这一思想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或架构。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样态;核心概念;基本命题


作者:郇庆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 100871)。




重新回到马克思:社会场境论中

市民社会与劳动异化

摘要:基于MEGA2的文献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的一些重要学术问题和学术争论将获得澄清和新的认识。一是马克思思想进程中,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复杂历史辨识;二是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学构式向中晚期经济学研究中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的转换过程;三是关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客体向度中第一层级物相化(一般物相化)透视中的场境存在论与“关系意识论”、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主体向度中第二层级物相化(经济物相化)透视中经济拜物教迷雾的思考;四是关于马克思的哲学认识论,从人本学的批判认识论,经过历史认识论再重启科学的批判认识论的历史研究。经典文本的重新打开,将凸现新的历史性的思想构境。


关键词:回到马克思;市民社会话语;劳动异化;社会场境;认识论


作者:张一兵,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南京 210023)。




基因编辑与人的尊严

——关于基因技术革命的伦理学思考

摘要:生物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基因编辑技术,使人类充当“上帝”的角色,成为自身的造物主,具有“设计生命”和“人的再造”的能力,但这一技术革命却带来了对人类尊严的存在论根基的严重挑战,引发了最深刻的伦理学新问题。当代自由主义优生学者提出,人类能够以“玩弄上帝”的方式去改变和重新创造人类自身,而这一再创造的存在论后果却是一个悖谬:人类在获得极度自由的同时,却摧毁了人之为人的尊严的根基,从而彻底失去生命存在的自由本性。按照康德的教诲,尊严是人之为人的最高伦理价值,尊严并不仅仅是出于个体自主性的“权利”和“自尊”,而是出于普遍道德自主性之上的“责任”和“敬重”,人的自由本性的道德自律才是人的尊严和崇高所在。后形而上学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康德的尊严观点,在他者和公共性维度上提出一种建立在承认、交互性和交往共同体基础之上的新尊严理论。面对生物技术的滥用和人类尊严受到的挑战,伦理学需要保卫和重建尊严概念,在“自由者的共在关系”中寻求尊严的基础和规范性的力量,从开放的“我们”推演出对“未来人”的责任。


关键词:尊严;基因编辑;道德自主性;权利;责任


作者:刘静,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 130024)。




理想人格的互鉴:

芬兰学派奥古斯丁学新诠释

及其与中国哲学的相遇

摘要:奥古斯丁学已渐趋成为国内教父学与中世纪哲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之一。然而以往研究多侧重欧陆或英美的论争文献,而北欧跨语际情境下的研究状况却少有述及。根植于路德称义问题的创新诠释,北欧边境上以芬兰学派为代表的教父学研究展示出丰富而鲜明的特色。其诠释之“新”体现于成神观念、成神路径、成神境界等多重维度的文献发现与理论突破,展现了本体论与现象学路径相结合的人格理想的重新定位。虽然以曼多马为代表的芬兰学派最初勃兴于与俄国东正教的交锋,然而其“参与神性”的理想人格观突破了原有宗教哲学对话模式而拓延至与东方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相遇,显示出与儒家天人合一理想、佛教顿悟成佛理念、道家仙化人格理论的遥相呼应。聚焦理想人格的诠释传统,不仅对深度把握北欧边境上的奥古斯丁暨教父学研究动态有所裨益,也将为跨文化视域下“中国−北欧”哲学互动开拓新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理想人格;芬兰曼多马学派;新诠释;中国哲学;相遇


作者:高源,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 200240)。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影响因素

与政策选择

摘要: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国内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大大落后于商品市场,阻碍因素主要有纵向政府治理、横向政府治理和企业市场势力等三方面。其中,纵向政府治理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以赶超西方国家为目标的现代化进程还在进行中,赶超型体制中的增长追赶战略,需要更多地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而横向地方政府治理阻碍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原因,则在于中国地方政府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中,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公司化倾向,地方政府主导性产业政策成为了分割市场的手段和工具。为此,需要从规模建设、结构建设、功能建设、机制建设、组织建设、空间建设以及环境建设等七个方面,探索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路径和政策选择。


关键词:国内统一大市场;纵向与横向政府治理;行政区经济;地方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


作者:刘志彪,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93)。




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基于城市规模的调节作用

摘要: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受到广泛关注,媒体作为社会责任披露的载体也蓬勃发展。不同城市的企业内外部治理效果不同,媒体关注度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也截然不同。基于此,通过利用2010−2018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数据和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媒体关注与城市规模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媒体负面报道尤其是深度负面报道能够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媒体关注可以成为监督约束企业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异质性分析发现,媒体关注的监督作用在东部企业、大型企业、高效率企业中表现得更明显,而且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公共服务业。进一步分析验证了城市规模在其中的负向调节作用,其与媒体关注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相比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在受到媒体负面报道时,企业行为改进更显著。这一特征在中西部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媒体关注;城市规模;企业社会责任;调节作用;上市公司


作者:张可云,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北京100872);刘敏,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硕博连读生(北京100872)。




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引论

摘要: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一个现代化问题,后发国家的乡村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终极问题”。关于乡村现代化问题,学术史上形成了要素结构变迁论、人地关系中心论和制度结构互动论等三种主要认识范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体制存量”,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面临一系列特定的政治经济问题。认识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政治经济逻辑,需要在廓清相关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明确乡村现代化的一般逻辑、门阶条件与政经约束。在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形态、土地制度与乡村治理等三个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政经约束


作者:陈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保国”以“保天下”:

《劝学篇》文明−国家重建的筹划

摘要: 张之洞的《劝学篇》是观察中国现代政治思想演进的重要窗口。以往的研究,要么多从旧与新或顽固派与改良派立场的两端出发来勾画《劝学篇》作为过渡时代思想作品的“居间性”整体品格,要么多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或现代法权体系的理想这些规范视野启发下,讨论其具体政治与文教筹划的得失,《劝学篇》独立的理论特征往往遭到忽视。只有回到《劝学篇》的本文和内在理路,深描其辨分中西的战略意识,分析其捍卫中国“天下−国家”体系的文明逻辑,品评其设学堂、改科举的文教筹划,凸显其“保国”以“保天下”的理论进路,《劝学篇》所提出的中国文明—国家重建战略的整体思想特征才能够得到深入揭示。


关键词:民族−国家;文明−国家;天下−国家;儒教中国;《劝学篇》


作者:张广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郡县制国家现代化:

中央政府如何扩大公共事务治理职能

摘要:郡县制国家的传统职能是“管人”,但是在当代,为了适应现代世界,需要加强和完善“管事”的职能。然而,加强“管事”的职能遇到的一大障碍,是“管事”与“管人”通常难以分开,带来管事与管人的冲突。在全国性公共事务上,面对管事与管人的冲突,郡县制国家的一种改革方向,即建立中央统一管理与地方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既扩大中央政府的治理职能,同时又发挥纵向约束机制的作用,从而能改善全国性公共事务治理。此种中央统一管理与地方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通常不是中央政府事先设计出来的,而是在改革过程中,经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策略性互动过程,逐渐建立起来的。因此,郡县制国家蕴含着一种潜力,即在公共事务治理上,包括地方公共事务和全国性公共事务,可以引入和发挥“纵向约束机制”的作用,使得国家既保持“管人”的基本体制不变,又能提高治理能力。


关键词:郡县制;公共事务治理;郡县制国家现代化;纵向约束机制


作者:曹正汉,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58);钟珮,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 310058);聂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 310058)。




社会与历史语境中的法律修辞:共同体建构视角下的宏观功能

摘要:法律修辞除了在法治实践中作为一种司法论证手段发挥其微观功能之外,还具有更为宏观的社会功能,需要对其进行社会与历史语境中的考察。关于法律修辞的古典论述,强调其与城邦中的政治、社会实践尤其是与民主政治的制度背景的结合。而更重要的,则是基于整个社会的政治与文化背景所构建起来的想象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法律修辞才得以将人们的想象加以沟通,形成共识。法律修辞的运用,因为共同体的存在而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法律修辞又成为一种建构共同体的手段。法律修辞的宏观功能,通过想象的共同体得以体现,借助于共同分享的关于信念与叙事的想象塑造社会中的共识,使社会中的文化与政治共同体得以形成,从而提供法治的基础。


关键词:法律修辞;法治;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


作者:李晟,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山东青岛 266100)。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人阶级

构成的变化和应对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工人阶级的内涵和构成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人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成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服务业工人将超过工业工人和农民之和,新兴职业群体不断涌现,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队伍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深刻理解这些发展和变化,有助于准确把握工人阶级的发展趋势和轨迹,根据时代的发展正确做出应对,不断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创新群团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关键词:工人阶级;新发展阶段;社会变迁;社会政策


作者: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北京100732);尉建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北京100081)。




相对收入与中国夫妻地位认同

——基于“社会比较—性别规范”框架的分析

摘要:中国夫妻地位认同仍是以家庭而非个人为基础的,地位决定论强调夫妻任何一方绝对收入的增加都会提升双方的地位认同,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夫妻之间的收入比较对双方地位认同的形成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构建中国夫妻地位认同的“社会比较—性别规范”分析框架,利用2010—2017年间五轮CGSS数据的分析发现:夫妻之间收入比较与社会性别规范共同形塑了双方的地位认同。相对收入的增加能够显著提升已婚男性的地位认同;同时,受到传统性别规范的制约,收入并不会成为已婚女性与配偶比较的资源,相对收入的变化也不会显著影响其地位认同。“社会比较—性别规范”的理论框架更好地诠释了中国夫妻地位认同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相对收入;地位认同;社会比较;性别规范


作者:张文宏,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 200444);刘飞,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44);项军,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讲师(上海 200444)。




儒家“情性”观简释

摘要:情性问题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与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紧相关联的。自孔孟原儒起,将社会道德规范建立在人的情感生命的基础之上,并经由情感活动以探求人的本性乃至“天命”所存,构成两千余年儒学发展的一条主线,虽亦呈现为不同的形态与争议。这一高扬情感生命及其“形上”追求的取向,与西方主流学术观点存在明显差异。经批判性反思与现代阐释之后,可用以丰富并提升人们对自我精神生活的体认。而由其所开发出来的“致中和”的理念,更可用为协调当今世界各种社会矛盾乃至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思想依据,值得重视并予以大力倡扬。


关键词: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情性一体;道始于情;致中和


作者:陈伯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200235)。




美育的人格化动因

——荣格对《美育书简》的

心理类型学解读

摘要:天真与感伤之诗的划分启发了荣格有关外倾和内倾的心理类型区分,他又以“内倾思维”这一心理类型学视角解读了席勒的美育理想。荣格高度赞美了席勒对人格的坚持,认为培育完美人格不仅是审美教化也是心理疗愈的终极目标。但是,席勒的人格理想奠基于先验主体的构型意志之中,其审美调和论依赖于理性主体的自主性,并以审美理念剥夺了诸神意象的象征潜能。荣格则强调理念的象征本源,朝向诸神的复归就是个体与自性原型发生整合的心理进程。本文简要评述荣格对席勒美育思想的解读和诊断,并从主体转化的角度阐明美育的人格化动因,这一过程既包含着分析心理学的个体化进程,也是文化秩序整合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了对启蒙主体正当性的有力反思。


关键词:荣格;席勒;《美育书简》;心理类型;个体化过程


作者:饶静,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




清末民初中国侦探小说中的

传统性因素

摘要:在传统的文学史叙述中,明清以来的公案小说在进入晚清以后常常被描述为逐步衰落,且渐渐被舶来的侦探小说所取代,这一过程的形象说法是“包拯与福尔摩斯交接班”。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公案小说/侠义公案小说对清末民初中国侦探小说的潜在/显在影响。比如这一时期中国侦探小说中“传奇”而非科学的情节因素、公差而非私家侦探的人物身份、传统侠客形象的影子、以小说教化读者的创作目的,乃至于作者本身的“民族主义”倾向等等。而这些中国传统的文学、文化因素,既构成了诸如刘鹗《老残游记》、吴趼人《中国侦探案》和刘半农“老王探案”等清末民初“侦探小说”文本内部的“混乱”与复杂之所在,又内在规定了此后民国侦探小说发展道路中的本土性思想资源和文类特征。


关键词:公案小说;侦探小说;清末民初;《老残游记》;吴趼人;刘半农


作者:战玉冰,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上海 200433)。




刘渊的顾命大臣与河瑞、嘉平之际

汉国的皇权重构

摘要:河瑞二年(310)七月刘渊安排的辅政格局是元熙元年(304)以来汉国权力结构演化的结果。永凤元年(308)刘渊王权转化为皇权意味着屠各刘氏对政权的独占。刘渊的顾命安排旨在维系五部屠各、六夷等诸种势力间的平衡,以及勋贵之间的权力制衡。虽然继位者是武力夺权的刘聪,但他仍然延续了刘渊的辅政格局。一方面通过与刘乂的联盟维系了五部屠各与六夷的合作,一方面又通过尊崇顾命大臣塑造自身的继位合法性。倾覆洛阳后,刘聪于嘉平二年(312)与刘渊的顾命大臣之间进行了广泛的联姻,并让诸子掌管宿卫禁兵及离石、蒲子等旧都,这些举措将刘聪的皇权从屠各刘氏的宗室权力中凸显出来,初步建构起具有专制性的汉国皇权。


关键词:刘渊;刘聪;屠各;汉;皇权;顾命大臣


作者:李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 200241)。




中西僧侣建构中土清凉圣地的方法研究

——以初唐五台山文殊道场

形成的空间分析为例

摘要:在如来灭后,众圣潜灵,至唐代时印度佛教逐渐衰落,如何在中土建构一个新的佛教圣地,是摆在中西僧侣面前的一道难题。解决之道是僧侣仿照印度雪山圣地模式,在佛教传播地建构新的雪山圣地。初唐,中西僧侣联手,从不同空间尺度着手,成功在边地五台山建构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雪山圣地,即清凉山文殊道场。宏观尺度,中西僧侣主要在结集、翻译和注疏佛典的时,将五台山的地理信息,加入汉传佛典和序言之中,让文殊师利成功地介入五台山;中观尺度,中土僧侣主要利用佛典中已有的圣地结构−雪山五峰,将五台山建构为中土的清凉五台;微观尺度,僧侣主要利用北魏孝文帝崇建和文殊显应,建构了五台山空间地点的神圣性。总体而言,清凉五台只是中西僧侣仿照雪山五峰建构的一个理想模型而已,现实中的清凉圣地,无论从古今胜迹还是从游礼感通的空间分布来看,都是中台独大,而非五峰竞秀。中西僧侣建构的清凉圣地,既满足了中土僧团独立的需要,也满足了帝王以“当今如来”身份,依傍宗教治理天下的需要,因此,在参与建构清凉圣地的僧侣身后,总能看见皇家的身影。


关键词:佛教;五台山;文殊道场;空间分析


作者:李智君,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地理想象

——基于清末地理教科书的分析

摘要:形成明确的国家领土意识和有关世界的现代地理观念,是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华夷之辨”为基础的天下体系,来自欧洲的民族和国家被看作是文明低下的“远夷”并被纳入朝贡管理的范畴。这种观念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格格不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伴随着中西方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撞击,现代地理学开始在中国得到普及,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学习科目。晚清地理教科书表明了当时知识分子旨在促进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努力,包括颠倒传统华夷观念,把欧洲现代文明看作是中国必须效仿的圭臬;转变传统天下观念,把中国收缩成边界清晰的地域型国家;同时,暴露列强的侵略本性,表明中国面临的领土危机,激起国民的领土意识和爱国情感。晚清地理教科书表明,现代地理想象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提供了绵绵动力。


关键词:国家建构;地理想象;地理教科书;清末


作者:郭忠华,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广东广州 510275);陈奕锟,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 510275)。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2021年第1期

2021年第2期

2021年第3期

2021年第4期

2021年第5期

2021年第6期

2021年第7期

2021年第8期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