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明朝效力宛若病猫,为清朝效力猛虎下山?

史家余焉 史家余焉
2024-09-15

纵观明清鼎革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将领在为明朝效力时不堪一击,投降清朝后却个个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

比如,李成栋,当闯军的时候被明军追着打,当明军的时候又被闯军和清军轮流吊打。不想当了清军之后,打遍江南无敌手,从江苏开始,一路平推到浙江、福建、广东,期间制造“嘉定三屠”,俘杀南明二帝,更是以一镇之力拿下整个广东,将永历政权逼入绝境。

吴三桂,先在松锦之战中第二个逃跑,后在山海关之战中,手握数万精兵,与李自成的乌合之众打了不到两天就支撑不住,跑到多尔衮军营里投降。当了清军之后,突然雄起,打李自成,打王永强,打刘文秀,打李定国,为清廷攻取了西南半壁江山。后来又回过头打清军,几乎把江南都占了,要不是死早了,没准就推到北京了。

金声桓,原本是左良玉手下的一员无名小将,跟李自成打仗基本上没赢过,被追得满世界逃命。后随左梦庚降清,自告奋勇为清廷攻取江西,进展非常顺利。后来反正,也敢和清军对砍,打得也算英勇。

徐勇,和金声桓一样,在左良玉手下被李自成打得丢盔弃甲,不想投降清廷之后战力爆表,当长沙总兵时,多次击败“忠贞营”。当辰常总兵时,多次打退大西军冯双礼的进攻,直到孙可望亲自出马,才打败他。

除此之外,张存仁、孟乔芳、李国英等人在明朝时都是不知名的小角色,但成为清军之后,却个个都成了经略一方的大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今天不谈什么组织管理,也不谈军饷,就谈一件事,笼络人心

清朝自皇太极起,在笼络人心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皇太极对来降的汉人极其优待,不管你是独自来降,还是率众来降,或是百姓杀了当地官员来降,皇太极都欢迎。
来了之后,不光给饭吃,给衣穿,给房住,还发老婆

对于那些稍微有点影响力的人物,待遇更加优厚。不光安排生活、配给奴仆马匹、授予官职,还从国库中拿出大量财物进行赏赐,隔一段时间就赏赐一次。
比如,对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的来降,皇太极不光照例赏赐,甚至直接封王。

而对那些投降之后又逃跑的,皇太极也予以宽大处理,他明确表示:你们只要向我报告一声,就可以走,他日或来或去,都听自便。

明朝户部郎中陈此心归降后又要逃跑,被士兵捉住。经审讯,定成死罪。
皇太极不同意,说:既然已经接纳了他,为什么还要杀呢?既然他不愿意留在这里,还是放他走吧!
于是,皇太极赐给陈此心两匹马、四头驴、二十两银子,放他和他的家人走。

这一点在祖大寿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祖大寿在大凌河之役中率部下和家人投降,后以潜入锦州做内用为由,一去不复返,但皇太极并没有因此迁怒他的部下家人,反而照常予以优待。

反过来我们再来看崇祯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官员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奉命和清廷议和,因事情不小心泄露,崇祯怕影响自己的高大形象,要陈新甲承担全部责任,陈新甲为自己申辩了几句,随即就被崇祯咔嚓。

杨嗣昌因与孙传庭政见不合,多次在崇祯面前构陷孙传庭,孙传庭为免遭毒手,以耳聋为由辞官,崇祯认为孙传庭这是在假称生病表达对自己的不满,于是不问缘由便将孙传庭下狱三年,导致李自成做大。

孙传庭出狱之后,崇祯再次委任其为督师,负责督剿闯军,但又对其不信任,不等练兵完成,便催促其出潼关迎战,导致全军覆没,孙传庭也战死。

据统计,崇祯在位十七年时间,兵部尚书更换了14个,平均在任时间不足2年,大多数下场凄凉,不是下狱、革职,就是砍头、服毒、赐死,发配边疆,堪称明朝最危险的职业。
崇祯如此喊打喊杀,砍头下狱,寒了百官的心,还有谁为他卖命呢?

再说南明小朝廷。

李自成败亡之后,大顺军余部主动联络南明当局,商议联合抗清事宜,结果很多官员因门户之见,拒绝与其联合,甚至扬言要出兵剿灭,以报先帝之仇(指崇祯吊死煤山)。

后虽经隆武帝力排众议,将大顺军余部改编为“忠贞营”。但南明朝廷内部的庸臣懦将始终对“忠贞营”百般排挤和打压。

“忠贞营”在南明朝廷没有立足之地,被迫远走夔东地区,后发展成为“夔东十三家”。

这么一支重要的抗清力量,南明当局不知笼络善待,最后竟将其排挤出走,灭亡是自取其祸。

还有孙可望,以十万精兵请封秦王,但风雨飘摇之中的永历政权竟然犹犹豫豫不想给,他们完全不考虑当时的恶劣局势,只是一味地秉持门户之见、固守祖制。

后来虽经过一番波折还是封了孙可望为秦王,但双方的隔阂也早已埋下。

反观清朝,孙可望带着几百残兵败将投降,清廷竟毫不吝啬地直接封其为义王。

咱也别管孙可望后来的结局,至少在当下,清廷把表面文章做足了,树立了一个典型,对瓦解南明的军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不是明朝的武将不行,是大明朝廷不行。但凡背后有个正常的朝廷,平定努尔哈赤叛乱这事李永芳就干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史家余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