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代边防之坏,始于永乐

史家余焉 史家余焉
2024-09-16
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老家后,并没有一鼓作气将蒙古高原占下来,非不想,实不能也。
这倒不是说朱元璋没有雄心壮志,不想开疆拓土,实在是占领那个地方有点得不偿失。

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的原则,主要是看这个地方适不适合农耕作业,蒙古高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相对寒冷,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就算短时间征服了蒙古地区,维系中原王朝对其的统治所带来的成本也要远远高于收益。

而且,游牧民族擅长流动作战,要想将其彻底征服,也绝非易事。

所以,大部分中原王朝的有效统治范围往往都在长城以南。
国家实力强大时,如汉、唐,还能靠着强大的国力将朝廷的意志影响到长城以北,但一旦中原王朝衰落,长城以北是非常容易脱离统治的。

朱元璋大概是看到了这些,也就没有占领蒙古高原的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朱元璋会让蒙古人安静地休养生息。
终朱元璋一世,共对蒙古进行了9次北伐,每次北伐均对蒙古人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使其不得顺利恢复元气,将蒙古人对内地的威胁降至最低。

除了主动出击,朱元璋在积极防御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他在长城沿线设置大量军镇,构建了防御蒙古人南下的坚固堡垒。经过演变,形成了我们熟知的“九边重镇”,即辽东、大同、宣府、榆林、蓟州、太原、宁夏、甘肃、固原九个军事重镇。

当然,并不是说明朝在长城一线只有九个军镇,后来根据敌情的变化,又析置了新的军镇,只不过是这九个军镇较大,我们习惯以九边称之。

最好的防御是积极防御,朱元璋显然深通此理。他不光沿长城一线设置军镇,还在长城以北设立了大量卫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宁卫(治所在今凌源县)、开平卫(治所在今多伦县)、东胜卫(治所在今托克托县)三卫,将明朝的军事力量伸到了漠南,像钉子一样扎进了蒙古的大腿上。

尽管防御措施做得很充分,但朱元璋认为还不够。他总结西周以来历代统治经验,实施郡县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分封自己十三个儿子坐镇北方各军事要地,形成了“塞王守边”的局面

朱元璋分封
诸塞王沿长城立国,从东到西,从内到外连成一气,有效抵御了蒙古人的窥伺。
但这些塞王掌握很大的权力,可以调动军队,任命王府官吏。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掌握兵权的塞王本身就是一股极其危险的力量。

果不其然,朱元璋死后,明廷内部爆发了争夺皇位的斗争,燕王朱棣以武力夺得皇位,靖难成功。

朱棣深知藩王掌兵的危害,他唯恐自己重蹈建文覆辙,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即位后便立马采取削藩政策。相继削废一些藩王为庶人,并削夺诸王护卫。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朱棣削夺了宁王的兵权,将他改封到南昌,而把宁王控制的大宁卫拱手让给了蒙古兀良哈部,以感谢兀良哈出骑兵助其靖难成功。也有人说,朱棣并没有将大宁卫送给兀良哈。但是他将大宁卫内迁到保定,致使大宁卫故地被蒙古人占领,这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主动放弃这个战略要地,都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该做的决定。因为这不啻于将明朝的北部防线直截了当地暴露在蒙古人面前,蒙古骑兵可随时长驱直下骚扰边境。

大宁卫内迁
让朱棣没想到的是,放弃大宁卫的恶果不止如此。大宁卫离锦州、宁远、广宁都不远,放弃大宁卫的另一恶果就是使明朝在辽东西部只剩下一条狭长的辽西走廊这让明朝在与后金(清)的战争中,狭长的辽西走廊战略纵深有限,致使明朝在辽东战场屡屡处于劣势

之后,朱棣又以东胜卫孤远难守为由,将其内迁到河北,明朝开始失去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尽管明朝之后一度重设东胜卫,但不久又废弃。河套地区逐渐被漠南蒙古占领。漠南蒙古王公常常以河套为跳板,不断入侵山西和京畿地区。

东胜卫内迁
朱棣为了靖难,为了削藩,不断裁撤边防卫所,导致明代北部防线内缩,由此便产生了北部边防空虚的问题,使得朱棣只能迁都北京。
这样,洪武年间的“塞王守边”,转变成永乐年间“天子守边”的局势

可以说,明代边防之坏,始于永乐。
或许,朱棣是想一劳永逸。在裁撤长城以北卫所的同时,朱棣便学着朱元璋的样子,发动了五次漠北讨伐。

然而,这五次讨伐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胜利,每次都是带着数十万大军,结果雷声大、雨点小,战果平平,并没有将蒙古主力一网打尽,也就谈不上将明朝边塞的困扰彻底清除,反倒让明朝与蒙古的仇怨越结越深。

成祖弃地
朱瞻基继位后,推崇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对开疆拓土着实没有兴趣,把该要不该要的土地基本上都放弃了。

他先是放弃了越南,然后又放弃了一个北方重要卫所—开平卫

开平卫
开平卫位于今内蒙古多伦县附近,在北京正北方,距北京几百公里,放弃开平卫,意味着将防线南撤几百里,使北京无险可守,蒙古骑兵若要突袭,一天足矣。

弃守开平卫,使得明朝天子真的守国门了
自此,明代边境基本龟缩在长城一线,再未向外迈出一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史家余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