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龄博士,出局

杏坛传声 杏坛传声 2024年09月10日 13:23
推荐优质公众号

对于博士而言,35岁,似乎是一条红线。高校招聘教师,通常要求“博士,不超过35周岁”,部分实力较弱的地方院校或有不错学术成果的人才,对这一限制可能会放宽至40、45岁。


然而,这一年龄限制呈现出了提前的趋势,部分高校甚至将博士进校门槛提到了32甚至30岁!


 图片来源:山东某985高校“2024年教师招聘启事”
 图片来源:东北某985高校“2024年专任教师招聘启事”
 图片来源:江苏某211高校“2024年新教师招聘启事”
留给“大龄”博士的时间,不多了。
高校教职的“35岁”红线现象
知乎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博士35岁”,关于年龄焦虑的问题比比皆是。

图片来源:知乎
从各种提问和回答中,我们不难窥见国内博士的辛酸之处。
35岁,基本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家庭上,工作上必然要分走一部分精力。其实年龄大一点也没事,但国内项目申报的年龄限制给博士入职高校设了这个坎。
在国家级项目里,青年项目是较好拿的。然而,青基项目对申请者的年龄有明确且严苛的限制:男性申请者年龄须低于35岁,女性申请者年龄须低于40岁。
各大高校想拿双一流,少不了给博士们设门槛。最明显一点就体现在要求博士拿到国家青基上(因为国自然实在太难中了,故把标准放在青基上)。
很多高校越倾向于“非升即走”,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青年博士在高校拿了青基可以算是本校的业绩,“非升即走”虽然让青年博士流动性变大了,但是对高校国家级项目数量贡献可不小。
曾有网友吐槽,自己国内读博后,35岁出站,博后期间拿了青基,但还是没留的下来。现在求职的一个省属双非,要求拿到国基面上才能留下来,不然六年非升即走。
如果他不读博后,直接去双非,那这个面上的要求就是青基。就是因为他已经拿过青基了,又过了年纪,学校就不管什么青基面上了,我只要国基,你拿不了青基,就拿面上吧。
49.4%延毕,博士进高校,难!
近年来,我国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较为普遍,且有逐渐增多之势。随着博士生逐年扩招,在校博士生人数不断创新高,但博士“合格出厂”愈发困难。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博士毕业生中的延期毕业者比例为39.7%,2021年达到49.4%。
北京某高校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吴某表示,班里一共16个人,今年只有10人顺利毕业,6人选择延毕,延毕率接近40%。
对于博士生延毕现象,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余庆表示,“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直接影响高校博士招生指标。因此,高校普遍制定了严格的学位论文审核制度,对外审、盲审或抽检等级进行严格限定。博士生甚至导师担心论文质量不过关,宁愿选择延长学位论文的写作周期。”
学术论文的硬性要求,也是导致博士生延期毕业的重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卢威提到,以人文社科领域为例,博士生数量日益增加、发表需求越来越大,但CSSCI来源期刊载文量逐年下降、博士生发表论文机会较少、期刊审稿周期普遍较长,博士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发文标准难度持续上升。
国内博士普遍毕业年龄在28岁~31岁之间,超过35岁还未能毕业,几乎可以和高校教职说“不”了。
在学博士生已超61万人!
今年3月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会上介绍,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在学研究生388.29万人,比上年增长6.28%。其中,在学博士生6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14%。
“博士不好就业”的现象已经延续多年,博士人数越来越多,以至于出现了“博士过剩”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校的教职毕竟有限,僧多粥少的现状难以容纳逐年递增的毕业博士大军。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过于求时,“买”方市场必然会提出要求。
据南方周末报道,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硕、北大哲学系的博士彭某,向高校投了近60份简历,从985到普通本科院校,只要方向契合,他都应聘过,但大多数简历石沉大海。最终,他选择入职浙江省一所民办二本院校。他直言,自己论文数量太少。没有人才“帽子”,“硬通货”不够、话语权太低,求职时也显得更“卑微”。
闯过了“年龄关卡”的博士,面对“高校终点站”,也不是一路坦途啊!
高校招聘中的年龄门槛问题亟待解决,同时,博士毕业生也应多元化就业,探索更多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一些科研机构、机关事业单位、大型私企等也是不错的就业方向。高校不是唯一的出路,挤不进去,也不要妄自菲薄。
在科技日新月异、人才市场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求职者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培养体系的现实适应性。以开阔的视野、正确的职业规划,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博士生处于高等教育的塔尖,高学历应为才智开发的催化剂,而不是就业路上的绊脚石。

参考资料:综合整理自麦可思研究,软科、PaperRSS、知乎、小木虫、教育部、南方周末、《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0日 14版)、各高校网站等

文章来源:教育学苑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与微信号LANJINGYU320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欢迎扫码加入社群!


来自全国的教育学人,共享学术信息和资源。



如果本群加不进去或成员已满
请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备注:“想要加群”
END

点击图片 扫码关注杏坛传声 伴您左右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杏坛传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