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结束后的大决战,填报志愿一填定终身:对城市、大学和专业的选择,将决定孩子的圈层

张原同志 张原同志 2022-09-13


这是张原文集的第140篇《公侯万代4:城市的等级与中国社会的分层,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应该怎么选》作者为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张原同志。


本篇文章含金量极高,诚意满满,但是不建议所有读者付费阅读,原因有二:


首先,本文的免费部分精华就很多了,如果能读明白,您或者您的孩子大学四年乃至毕业后的头3年基本上就不会在社会上吃大亏了。


其次,第二部分是我个人的经历,是一个人到陌生城市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地的扎扎实实的硬核技能,里面的很多技能和认知很管用,很暗黑,但是却无限接近于这个社会运转的本质规律。如果您的生活很稳定,或者已经达到了财富和地位的满足状态,那么大可不必从我这里把创富的经验再学一遍。


这篇文章笔者要和大家聊的是大学对人生发展的影响,说得更加准确些,是大学四年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大学四年究竟应该学什么,究竟应该怎么过。


高考结束后,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才刚刚开始,志愿的填报能影响人的一生。


张原同志认为,大学的填报志愿是一门水准很高的手艺,明智的父母和家庭应该按照首选城市、次选专业、最后选大学的方式来确定孩子的志愿填报。


总而言之,填志愿的正确姿势是,在确定了我要选成都/杭州的编程/生物工程类专业后,再根据分数线去选择这两个城市有编程和生工类专业的大学。


这样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不会盲目,能够选择出效费比最高的学校并提前锁定就业方向。


因为我自己也是开公司的,企业主(包括我自己在内)在招人的时候,是知道同等档次的大学,其学生的基本素质是差不许多的,不同档次大学、同专业的学生,其基本技能也是差不许多的。


你非要说川大的学生就是比西南交大的学生好用,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比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能耐差一大截,我是不认同的。


在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前,我这里首先要泛泛而谈一下,城市和专业的重要性。


年轻人对故乡的认同是基于大学构建的,往往就是你在哪里上了大学,你就会成为哪里人。


因此填报志愿要首先挑选城市,你去石河子大学学水力工程,毕业后发现新疆石河子基本没有河流,你学的东西就成了屠龙之术。


同样的道理,你如果去了一个三线城市学了金融类专业,毕业后就会愕然发现,这座你度过4年的城市除了小贷公司和近亲繁殖的银行外,根本就没有你所学专业的就业岗位,那么等待你的要么就是打道回府回老家,要么就是孤身一人去陌生的大城市闯荡。


这4年在小城市积攒下的生活经验、手机号、车牌号、社保和朋友圈就都白费了。


因此读者们,你们的孩子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按照首选城市、次选专业、最后选大学的顺序来思考。以下为本文正文部分:


首选城市


首先是城市,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快,各种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区的崛起会不断打乱旧有的阶级和财富划分。


年轻人想学本事一定要到大城市念大学。


小城市只能攒下一堆井底之蛙的关系网,地级市里最大就是个厅而已,省会里才有省和国。


这里并不是瞧不起中小城市的关系和关系网,我自己就是个二线小地级市公务员和国企职工家庭出身,这里的意思是你要想让你的孩子青出于蓝,就一定要去能量更大的城市去驾驭更烈的风浪。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去突破旧有的小圈子,结果必定是一代不如一代。


师资


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大学,其授课者的水平和视野都非常狭隘守旧,长期在一个封闭的温室之下,这些人师会把你的孩子教成庸碌的凡人。


许多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大学老师,其本人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大学老师是可以办企业的)或者退休的体制内高层领导,这些人的视野、能力会远远超过三四线城市那些拿死工资、泥古不化的学究。


许多大城市都是有大学城的,你的女儿虽然只考上了一个普通一本院校,但是在省会城市的大学城中,与普通一本院校一墙之隔,300米外的就是个985大学。


985大学里会有很多区、县乃至地级市的高考状元,考不上心仪的大学,能和心仪的大学做邻居,也能让你子女的圈子拔高不少。


现在的许多女生都会玩社交软件的,左滑右滑,就能从附近的人中滑到隔壁学校的区县高考状元们(或者区县领导的公子)。


然后就是聊天,加好友,乃至谈恋爱。


岗位质量


首选城市的另一个原因是,你或者你的子女至少要在这个城市生活4年,甚至有极大可能会在这个城市度过一生。


许多年轻人的职业认同是建立在大学的基础之上的,大学学了啥,毕业后就得干啥是许多人的传统观念。

 

许多职业是只有大城市才有的,中小城市里不会有字节跳动和腾讯的研发部门,甚至连职能和支持部门都没有,最多只会有二线的销售和服务外包部门。


大城市的岗位质量,是远远高于中小城市的,大城市的经济业态普遍领先中小城市3-5年。


我从省会回老家(地级市)小住几天,和老家的生意人聊天,感觉就像在哄孩子,在哄5年前的自己。


关系网


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会留在所在城市的另一个原因是,人是要生活在人网里面的,这个所谓的人网也可以称之为关系网。


你的关系网在哪里,你就是哪里人。大学四年是建立关系网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上大学之前,你的子女是处在一个小型社会单元中,其社交网络仅限于身边亲朋好友和同班的几十号人,多的也不过全年级几百号人。


上大学后,你的子女会迅速进入一个巨型社会单元,这是一个上万人的单元。我上大学期间曾经在重庆的西南大学(我不是西南大学学生,我在成都读的大学)开店,这个大学一个校区就4万人。


巨大是社会单元会带来巨量的社交,你的子女会在校内校外两个阵地上收获大量的新朋友。


许多稀缺、小众的爱好也只有在大学里才能找到同好,一个高中可能没有几个玩航模的,但在大学里,会有几十数百个航模爱好者结社。


朋友都是在大学里交的,高中时期,孩子的心智都不成熟,高中朋友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都是越来越不熟。


次选专业


专业比学校重要,因为同档次的学校,师资都是差不多的。


这就突出了专业的重要性。虽然在同一所大学,但是不同的专业课学生完全是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专业的选择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孩子的兴趣,二是家庭的财富基数。


首先说兴趣,如果你喜欢考古,并且愿意将考古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那么大可选择类似的冷门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或者孩子以后想走学术道路,那么就去让他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财富基数了,我把中国的家庭大致划分为了五档即财富自由、新中产、强小康、弱小康及小康以下。


财富自由


如果是财富自由或强中产家庭(资产至少5000万以上且无负债,注意这里说的的无负债,是净资产),那么孩子愿意学啥就学啥,音乐、美术、哲学、心理学这类贵族特供随便挑。


因为你的孩子只要不乱创业,心思别太宏大,靠收租和买资产就能平安度过一生。


财富自由财富自由,财富让你自由,孩子的开心是第一位的,千金难买个开心。


对于已经拥有了自由的人来讲,纡尊降贵让自己孩子花费4年青春去学他不感兴趣的东西,容易种下一大堆毛病,各种娇贵小众的心理疾病就是这么出来的。


中产家庭


如果是中产家庭(资产1000-2000万),那么建议孩子学投资、金融和泛经济类。


因为比起手中筹码不足的家庭,你的子女手中是有祖传的筹码的,比起用技能赚钱,这种家庭的孩子更应该学会用钱赚钱。


用技能赚钱本质是出卖劳力和智慧,用钱赚钱你就可以驾驭别人的脑力和智慧为自己所用。


学经济学的人,虽然不见得个顶个聪明绝顶,但是绝对不会傻,在经济学的大是大非面前不会犯蠢,不会把家产败光。


你的子女首先要具备的技能,不是一技傍身,专门去钻研一个东西,而是想方设法让你们家的资产增值速度跑赢通胀。


有些理工男不擅长理财,就是因为缺乏对宏观经济和产业替代周期的理解。


理工男,你们在找对象时请记住,一定要找学经济的,不然大城市的各种骗局随时有可能让你多年来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归零。

强小康家庭


如果你是资产为(500-1000万)的强小康家庭,那么建议你的子女一定要学一门新兴的前沿技能。


你的子女需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在大城市里立足,新兴的前沿技术例如生物工程、新材料类专业中蕴藏着大量我国产业升级所需要的新工作机会。


学新兴产业能让你的孩子在毕业后迅速断奶,在大城市买房时能自己拿得出首付。


强小康家庭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技能投入,你的下一代想要突破这个阶级的财富体量向上攀登,需要具备各种打天下的技能。


琴棋书画,人工智能,编程舞蹈都要学,因为上一个阶层的家庭在婚姻中会向下挑选,他们会优先选择技能多的。


男方出资源和资产,女方会变现,或者女方出资产,男方出现金流,婚后的生活才会琴瑟和谐,毕竟谁也不想找个废物。


因为要学的东西最多,因此这个财富阶层家庭的孩子是最累的。


弱小康家庭


我在这里之所以把小康划分为强小康和弱小康,是因为弱小康家庭会偶尔面临生存的风险,而强小康不会。


弱小康家庭的资产在200-500万之间,平时衣食无忧,但如果遇到疾病和失业等天灾人祸,就会面临生存问题。


强小康家庭因为拥有多套房,因此抵御重疾、破产或失业等人生风险的能力远强于弱小康。


弱小康家庭的孩子反而不一定非要学最时髦的专业,因为许多新兴的高级职位往往只在大城市里有,而弱小康的家庭即使掏空了6个钱包,也不一定具备在大城市里立足的能力。


家住地级市郊区的小马大学学了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毕业后在省会闯荡了2年,发现在自己的财富基数无法在这个城市安家。


已经到了结婚年龄的小马只好回到老家,结果赫然发现,地级市一家人工智能公司都没有,父老乡亲连脑机接口是啥都不知道。


大学四年学的东西成了屠龙之术。


因为这个群体在我国总人口中的占比是最大的,所以我对该群体的着墨最多。


弱小康家庭在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学一门难以被替代的稳定行业,比如教师、医护或者生产制造技术。


能在大学四年后,稳稳地靠自己的手艺和劳动获得饭碗,是弱小康家庭在择专业时最需要考虑的。


小康以下家庭


虽然在新闻联播的报道中我国已经脱贫了,绝对贫困已经很罕见。但是随时感觉日子紧巴巴的不富裕,不小康的家庭还是大有人在的。


小康以下家庭指的是总资产在100万以下的国民,此类国民抗风险能力很低,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以实用性为导向。


这里的实用性专业,更确切地来说,就是对经营自己的副业,店铺或者生意有帮助的专业。


比如市场营销类、商学类、经管类专业。如果你是此类家庭,请记住大学期间就要以谋生为中心,学习各类搞钱的技巧。


千万不要沉迷游戏,游戏是青春的坟墓。千万不要攀比,消费主义是坐庄的玩家收割韭菜的陷阱。


对于弱小康和小康以下家庭,最优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是在大城市学本事后,回小城市降维打击。


在大城市赚钱,在小城市花钱并不一定适用于弱小康和小康以下,因为大城市的有钱人的钱,你不一定能赚得到。


最后选大学


在讲述我自己的经历之前,我要再谈一谈性别对选择学校的影响:


在选择完城市和专业后,就该选大学了。大学有很多种,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业类大学。


建议一定要选择综合性大学,君子不器,综合类大学里能看到这个社会的各行各业,而专业类大学会比较专精一类行业。


如果你养了儿子,让他填师范大学。如果你养了女儿,让她报警官学校/理工大学。


因为在性别比例失衡的时代,成家是一件很残酷的血战 ,交配权的争夺从18岁就开始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情商的起跑线上,另一半对你的后半生很重要,对优质另一半的选择和争夺要从大学就开始。


以上为我对大家的忠告,免费内容结束。


以下是我的故事,我的大学,我的城市,我的史书,本文由五部分组成。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可试读40%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