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6-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仪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先后设立了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门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忘初心的政治信念。

政治仪式,是政治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依靠心理、情感、认知的象征性活动,起到政治价值的宣扬和政治秩序的整合作用,实现凝聚共识、政治团结、立威树信等目的。古今中外,凡有政治权力存在的地方必然会有政治仪式。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仪式感的政治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政治仪式的制度保障、强化政治仪式的功能体现、严肃政治仪式的样式规范、强化政治仪式的效能供给,更好地发挥政治仪式在聚合全体人民维护国家政治生活秩序,砥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巨大能量。

突出政治仪式的灵魂

体现鲜明的政治主张

政治仪式就是要通过各种象征性符号将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因此,政治仪式都应当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和权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践行宪法,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实现政治价值的传播和政治权威的巩固

规范政治仪式的样式

增强内涵的解释功能

政治仪式必须借助各种仪式符号和有组织性的仪式过程,才能将仪式的氛围由现场传递给场外的人,营造共同在场的效应,让更多的人成为仪式共同体的一员,提升政治仪式的公众参与程度,进而为释放仪式内涵、凝聚政治能量提供保障。因此,要从“形式服从内容、内容易于传播”的原则出发,对各种政治仪式参与者的肢体动作、语言、表情,仪式道具、仪式行为和出场顺序,以及场面规模、参与人数、传播媒介等进行规范,以增强政治仪式的庄严性、权威性、神圣性和功能性。组织各种政治仪式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考虑仪式内涵的解释效果,使社会大众不仅成为信息的接受者,也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

把握政治仪式的风格

适应大众的认同心理

政治仪式的风格,首先要体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适应社会认同的大众心理,有意识地从历史资源特别是红色基因中找到有利于凝聚政治共识、聚合政治能量的要素,并将其仪式化。当前,要紧密结合网络时代的特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针对特定的政治客体,因人而异地设计和运用仪式元素,实现共同信仰的共认和共同意义的共享,使政治仪式的正向功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强化政治仪式的支撑

坚持知行的高度合一

政治仪式背后的终极力量是政治权力。将政治信仰植根于政治客体的情感和心理中,并使其化为具体的行动,最为重要的是将政治仪式中释放的政治主张与政治权力的运作一致起来。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坚持一切工作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方位、找定位,找思路、找方法,找遵循、找依据,并且真正说到做到。只有强化政治仪式这个底力支撑,才能防止沦为空洞的政治仪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治仪式对聚合政治能量的功能作用,在更深层面上让政治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形成一种集体记忆,为政治认同打下精神和心理的基础,特别需要防止被形式主义“绑架”。政治仪式是严肃的政治活动,组织举办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并严格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防止政治仪式泛化,坚决杜绝那些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表面功夫。如果政治仪式滑入形式主义的“泥潭”,那就必然会走向其反面,甚至演变成“仪式政治”。

来源:学习时报

鄂托克前旗智慧党建全媒体编辑部


大家都在看

呼尔查一行来我旗红色培训教育基地调研

朋友圈这样发很危险!但这些事很多人不知道……

【荐读】人生五处见格局

总        编:思宝东

执行总编:贾文林 

责任编辑:曹丽娜  

美工编辑:陈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