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Vol.17




  • 故宫博物院

       (2021年9月17日—11月18日)



展览分为“丝路重华”“万象人间”“保护传承”三个单元,展出来自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文物及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共188件。展品还包括敦煌壁画临本35件,复制彩塑6身,高保真数字化壁画复制品70余幅,还有仿制华盖、佛塔等辅助展品20余件。



在午门西马道下临时展厅还同时展出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第220窟和第320窟三个复制洞窟。让观众近距离体验作为中华文明千年华彩汇聚的两大代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利用的两大基地——敦煌石窟与故宫的独特魅力。





  • 吴文化博物馆

    (2021年9月4日—12月3日)



展览共分为“自得:我的厅堂” “自适:我的宅院” “自如:我的社区” “自在:我的吴县”四个部分,带领观众细细回顾千百年来吴县先民和匠人智慧的结晶,并且深入其中,分辨其中精致巧妙的结构,如“庭”与“院”的和谐、“进”与“路”构成的深宅大院,了解其发展脉络与传承。



而在进行过简单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全面探索吴县乡镇自古至今演变发展的动态画卷:从交通闭塞的水乡到“枕河人家”,从史记中“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到明清时代被誉为“世间乐土”的吴门盛景。漫步行过雨后穿绣鞋的明月湾古街,走过繁华喧嚣的山塘庙会,也曾在寂鉴寺聆听梵梵禅音,品读其后雅俗共赏的吴文化。





  •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1年9月14日—)



展览汇集了近40件商周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礼器及其他珍贵文物,结合陶范、全形拓,从用鼎制度、造型艺术、纹饰纹样、铭文内容、制作工艺等方面综合呈现商周青铜礼仪文明的源远流长,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商周时代青铜鼎的器型有方鼎和圆鼎之分,圆鼎出现较早,流行时间较长,数量也较方鼎更多。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大型方鼎“后母戊鼎”“杜岭方鼎”是为人熟知的镇馆之宝,而圆鼎中的翘楚则非“大盂鼎”和“子龙鼎”莫属。加上此次应邀参展的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大克鼎”,三尊大型圆鼎联袂亮相,考其体量和历史、艺术价值,称为“圆鼎之尊”实不为过。





  • 上海大学博物馆

    (2021年9月18日—2022年1月8日)



此次“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27件龙门石窟研究院特藏和9位艺术家何成瑶、黄渊青、韩子健、罗小戍、任天进、宋钢、翁纪军、尹朝阳、张健君带来的16件当代艺术作品,通过对话的方式架起了传统与当代的桥梁,传统艺术被充满创意的策展理念重新诠释,为四万余名上大师生及社会公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在传统与当代之间穿行的艺术盛宴。



北魏书法、唐代造像、现代绘画、装置艺术.....龙门石窟的文物,是历史文明的见证者,是古代美学的珍贵遗存,也是后世艺术的灵感之源,形神气韵滋养了不少优秀当代艺术作品。当代艺术家与传统文化将在此上演一场别具一格的深度对话,呈现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与创新。展览以专业性、艺术性为基础,以创意的策展理念重新诠释传统艺术,策展人李明斌、马琳架起“对话”的展览骨架,打破展览的边界。从策展到设计,从诠释到体验,历史与现代在展览空间中交织呼应,艺术与文明的对话在此刻发生。





  • 中国港口博物馆

    (2021年9月8日—11月28日)



特展以宁波港口与城市发展历史为主题,从内容设计、展品选择、形式设计、教育宣传等各方面将展览宗旨予以优质呈现,以纪念明州(宁波)子城建设1200周年。



展览汇集了宁波城市考古六十余年来的重要成果,精选了百余件(套)与宁波港城发展历史相关的文物展品,分为“河海交汇,港城肇基(战国-唐)”“贾舶交至,港城勃兴(五代-元)”“内外兼济,港城共生(明-1840)”“时代巨变,港城转型(1840-1949)”“通达天下,港城新篇(现代)”五个单元,回溯了宁波港与城的沧桑变迁,展现了新时代浪潮中日新月异的巨大成就,凝聚成一幅纵观古今的历史画卷。





  • 浙江省博物馆

    (2021年9月17日—2022年1月4日)



展览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以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展现古蜀文明瑰丽奇幻、神秘浪漫的宗教礼仪及文化艺术成就,揭示古蜀文明的内涵与特色。



展览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展览共由序厅、三个主要内容单元,以及尾厅构成。





  • 谢子龙摄影博物馆

    (2021年9月16日—2022年8月28日)


展览延续了用藏品讲述中国摄影史的馆藏展览传统,从万余件藏品中挑选出29幅历史影像还原近代中国的社会图景,并特邀29位当代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展开中国摄影史跨越两端的对话,将历史影像与当代影像进行一对一的并置,同一面展墙下、不同时空的两幅作品将同时被观众接受与解读。



展览意在打破“中国早期摄影”与“中国当代摄影”的研究边界,尝试对中国摄影史进行新的叙述方式。当代摄影艺术的新发展和新思考与中国早期摄影形成巨大差异,画面直观的变化展示了当代多元解构的创作思考,由此产生了中国摄影史内部的连续对撞。





  • 南山博物馆

    (2021年8月4日—11月7日)



展览通过五个单元呈现198件(套)展品,其中叙利亚展品195件(套)、境内展品3件,讲述叙利亚“古老的昨天”——从史前时期、历史时期、古典时期直到伊斯兰时期的历程,让观众感受叙利亚历史文明的绚丽与厚重。 叙利亚拥有3500多处古迹,是一座裸露在蓝天下的庞大“博物馆”。



叙利亚正如“文明的万花筒”,距今数十万年至数万年前的直立人和智人在此碰撞融合,后于欧亚大陆各处开枝散叶;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农业革命在新月地带上萌芽;公元前3000年左右,叙利亚开始出现原始城邦国家;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叙利亚成为霸主们轮流争夺之地,先后被亚述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统治,各种文化在此地交流融合,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叙利亚文化。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2021年8月10日—10月20日)



展览通过求学、治史、规划与保护、建筑设计、教育等展出单元,集中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共计362件,包括照片、录像、图纸、模型、书信、手稿以及空间装置,大量珍贵资料属于同一次面世。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重要先驱。他是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领导者,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办人。他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深远。此展是学界为了纪念这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功若丘山的学者,所筹划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纪念。





  • 成都博物馆

    (2021年9月16日—12月12日)



该展系国内首个历年出土中医药文物荟萃特展,整合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全国数十家单位的精品文物,囊括中医药辩证唯物思想、著名医家典故、本草炮制技艺、养生导引功法、古代传染病防治等多个专题。



展览包括近百件一级文物在内的300余件(套)展品将通过巧妙设计的展陈,深入浅出的阐释,引领观众探索中医之美,从文物里唤醒历史记忆,从历史里读懂中华文化,从文化里获得民族自信。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