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在师生关系中的意义

史金霞 体验大地 2019-10-12

案:本文节选自拙著《重建师生关系》。

封面照片,是与星海实验中学201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后合影。左起:高悦、徐沁怡、史金霞、王苏文、白剑悦。


对话在师生关系中的意义


史金霞

“离开了希望,对话也不能存在。希望扎根于人的不完善之中,人通过不断探索摆脱不完善——这种探索只有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才能实现。绝望是沉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否定世界、逃避世界的形式。”(保罗·弗莱雷)

一个粉笔头引发的对话

首先,如实呈现一段QQ聊天记录:

时间:2012511 2108——22:13


毛豆:在不

我:在,何事?

毛豆:我想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让你那么生气

我:?

毛豆:扔我粉笔头……  

我:你今天什么时候让我生气了?扔粉笔头?……

毛豆:没有吗==  他们都看到了啊,地上也有一个粉笔头……

我:我只记得我在讲台上往粉笔盒里扔粉笔头……上课前,张心耀说我扔不进去,我扔了三次扔进去了,不记得扔你啊

毛豆:(八个滴冷汗的图标) 你偏的太厉害了!

我:哦,我想起来了,有几个女生聚在一起说话,好象是在比划衣服什么的,我扔了个粉笔头过去,不过,我并没有生气啊,而且,我也没注意扔到没扔到,因为我扔完就继续看“百家讲坛”了。

讲台上扔粉笔头是上课前。

话说,你不问我,我还真不知道说话的是谁,因为没注意。我只朝声源扔了一下,哈哈。

毛豆:好吧,就说几句话所以扔我粉笔头……?

我:说话声太大,吵到别人看视频了,自己说话可能意识不到有多吵。

毛豆:扔粉笔头是很严重的,你也基本没扔过男生

我:哈哈。我经常扔男生啊,是你没注意到。

毛豆:我是女生。

我:钮锴,张心耀,王苏文,Yolanda,candy,好像都扔过……(后面列举的是女生)

毛豆:而且你扔的人就那一两个啊,你可以提醒我们……毕竟只是无心之过。

我:那是你没听见,我已经提醒过好几次了,说“不要说话了”。

毛豆:那你可以点我名字……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自言自语。

我:如果睡觉我不会管,因为那不会影响其他人。不停地提醒不要说话、不要说话,也会影响其他人,分散其他人的注意力。

呵呵,可能每个人的边界不同吧,我觉得直接点女生的名,可能女生不像男生,容易害羞。而扔一个粉笔头提醒一下,除了当事人之外,其他人是不会注意到的,反倒没事。所以我扔完,连看也没看,也没说话,就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只要本人知道就行了。所以,你看,我以前扔其他人你也不知道,因为我觉得,具体事情,具体人解决比较好,不宜当众揪出来。

如果你觉得扔了你粉笔头很严重,让你很没面子,我可以向你道歉啊。

不过,我得跟你说清楚,我这么做,并不是恶意为了羞辱你,我是悄悄提醒说话的人。而且,确实不是瞄准了你才扔的,你如果不说,我都不知道扔了你,我是冲着说话的声音扔过去的。而且,你回想一下,我是否盯着你看了,应该没有吧,我只是提醒你们那一群人,不要说话。

毛豆:你扔的技术真的不好,我觉得点名倒没什么,但是我从没被扔过粉笔头。

我:是啊,我瞄准不行。上课前还被张心耀和王苏文嘲笑了,很近的距离,我也扔不进去。呵呵

毛豆:我知道我们有错不过配不上这样的惩罚。

我:好吧,以后你有不当的地方,我就点名,绝不再扔你粉笔头了。

毛豆:好。

我:呵呵,我的意思你理解了吗?

在我,觉得点名批评是比较严厉的批评,而扔粉笔头,是带有亲昵的提醒。在你呢,觉得扔粉笔头是严厉的惩罚,而点名是正常的批评。差距就在这里,就是说,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你告诉我你的感受就对了。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自己的感受,只有自己才知道。

毛豆:我也希望你扔别人的时候扔准点,因为我旁边都在找打在我身上滑落的粉笔头还给我看。

我:呵呵,我很诚实,不是我为了扔别人而误落在你身上。我确实没仔细看是哪些人在说话,但是,我也知道我是扔向了说话的人中之一个。

毛豆:恩……那这算个误会……我知道我很不幸的成了靶子。

我:嗯,以后假使毛豆同学犯了值得批评的错误,我肯定点名批评,绝不扔你粉笔头。

毛豆:谢谢  


(二十分钟后)

我:刚才去洗碗了。呵呵。

不过,你今天不找我‘算账’我还真没注意到是你在说话啊,呵呵。

你怎么会在课堂上说话呢,出乎我的意料。

上课说话,摆弄衣服,这是不对的,以后也要注意,我也并不想点到你的名字哦。

毛豆:不是摆弄衣服,今天穿的领口有点大,而且他们几个一直在后面拉==

……



2012511日是周五,晚饭后打开电脑,登陆QQ,收到了学生毛豆的申请好友信息。心下还有些奇怪,这孩子怎么加我好友呢。直到当晚九点,她“兴师问罪”,我初以懵懂,已而哑然,再则深思。

当晚,我边洗碗边反思,向学生扔粉笔头的举动,诚如我对她的解释,从来我都没有怀抱恶意,确实是一种带着亲昵的提醒,有时,纯粹就是一种玩笑。在班上,常有与学生互掷粉笔头的乐事。

但是,人与人是不同的。即便以前所有的人都没有提出过异议、表示过不满,并不意味着就不会或者不该有人对此持不同感受。而且,这个孩子并非无理取闹,首先她也承认自己说话是不对的,只是对于“被扔粉笔头”表示不能接受。我感到欣慰的是,她肯把她的感受直接、简洁地告诉我,这说明,在她的心目中,我并不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她认为,她与我是可以就此事平等交流的。这种心态多么健康,这种信任多么可贵,这个事情正可作一鲜活的案例,是夜,我便将记录复制到桌面。

恰被女儿看到,她说:“妈妈,我看了你跟学生的聊天了。”

我边洗菜边笑应:“嗯,怎么样,有趣儿吗?”

“那个姐姐好像咄咄逼人的啊。”

“呵呵,有吗?我没觉得啊。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姐姐觉得被扔粉笔头很严重,妈妈觉得当众点名批评很严重。姐姐也许当时被吓到了吧,没敢当面问我,便选择在网上问,她可能觉得这样更便于交流,不紧张吧。”

女儿点了点头,回到桌前,继续她的事情。

我则陷入了沉思,也许很多人看到这段聊天记录,都会觉得这孩子是“咄咄逼人”的吧?不是吗,一个学生,因为上课不停说话,而被老师扔了一个粉笔头,她还跟老师说这样的惩罚太严重了,这成何体统?

——那么,学生不遵守秩序,或者不完成作业,或者违反了其他规章制度,到底该不该惩罚?设若惩罚,又该如何惩罚?惩罚的方式和尺度师生之间可否有个双方认可的约定?

——如果,一个孩子面对老师给以的指令、批评或者惩罚,只知全盘接受,除了唯唯诺诺、泣涕忏悔便无其他——这,是不是一种没有独立人格的奴性表现?

——如果,一个老师面对学生的异议和询问乃至申诉,立刻感到尊严被冒犯,于是勃然大怒,伤心愤慨——这,是不是一种色厉内荏的变态反应?



拍照时,许君清(右一)说:汪欣(左二)真美!

于是,汪欣脸红了,

我和陆绮(左一)、张子恒(右二)也都笑了。


先瓦解师生间的厚障壁


恐怕没有多少教师,是存心摧残学生的,但是,事实上,却有大量教师在做着摧残学生的事情而不自知。其不能自知的原因,有以“爱的名义”施行控制所产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更主要的,则是师生之间隔膜太深,乃至沟通成为困难,于是,学生对教师以沉默对抗,教师则必然以强力解决问题。

师生之间,彼此不了解,不倾听,不沟通,不交流,也就难以达成合作,更遑论持续反省而追求完善。那么,师生之间,隔着的是什么?是年龄差距造成的代沟?是身份之别带来的生疏?是学识差异产生的畏惧?

东方教育时报的记者袁征先生曾在博客上,回忆他小学时的邵老师,篇末,他这样写道:“有一次周末和外祖母到三角地菜场买菜,长长的队伍里居然发现了邵老师,她也提着竹篮在拣菜。窥见课堂上神圣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我感觉很新奇,一直记忆至今。”由此,我便也想到了我的学生时代,那种对于教师的隔膜,对于教师的神秘感、陌生感,伴随了我整个学习生涯。高一时,曾有一次,一个同学生病了,我们鼓足勇气敲开历史老师的办公室,问她要一杯开水,看见历史老师在炉子上热气腾腾地熬粥,那种新奇惊讶,并不亚于袁征同学在菜场,看到邵老师提着竹篮拣菜。

少年卢梭曾经好奇地问大人,上帝是不是也会跟人一样要排泄,被斥为对神不敬。那么,我们这些在潜意识里竟然以为老师不需要买菜做饭的孩子们,岂不是完全将老师神化为一个神话了?这样的神化,说来好像笑谈,咂摸起来,却充满苦涩。再联系日常,常常会有人这么问一个教师:学生怕你吗?学生听你的话吗?言下之意,师生便是一对天敌,猫与鼠,上级与下级,命令与服从。对很多人来说,似乎这样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老师的话必须听,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是学生你就该听老师的,学生和老师天经地义就是有等级的。

或许有人会说,学生对教师越是隔膜,越是能产生敬畏,只有足够的敬畏,才能保证学生听命于教师,只有学生听命于教师,才能维护师道之尊严。如果师道尊严,需要用神秘的外衣包装起来,才能维护,师生之间,需要刻意制造距离,形成隔膜的厚障壁,教师才能获得安全感,才能保持优越感而镇定自若地施教布道,这不仅是教师的悲哀,也是教育的笑话。

大约有许多教师是这样的:他们拥有很多为自己所不知道的“外号”。这些“外号”,会在学生中间散布开来,并一届届,流传下去,以表达学生对该教师的评判。我之所以用“外号”而不是“绰号”,是因为“绰号”更有亲昵之意,“外号”则更多讥讽嘲弄。一方面,是视为神一样的存在,一方面,又是肆意地戏谑讥讽,这种完全不协调的态度,就这么拧巴地统一在一起。求学之初,性格即分裂,怎一个荒诞了得。

如果说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孩子们,对教师多有这种敬而远之的神秘感与背后画圈诅咒的报复式快感,那么90年代以后的孩子,恐怕会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几许不以为然的腻烦感甚至具备了勇于说“不”的对抗精神。

我与80后的同事刘会老师交流这个问题,她说,80后的她现在教90后的学生,明显感觉到以往和现在的变化正如我的描述。而回忆她自己的学生时代,她也深有同感:“虽然小时候没至于觉得老师是神,但真的也挺害怕,连喜欢老师,都觉得是种罪恶,直到上了大学才和别人说起,一直藏在心里。”

是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了师生沟通的重要性,尝试打破神话,消除壁垒,与此同时,建立教师的专业自信,展现真实的自我,以平等的心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




对话的目的是师生的共同成长


现在,有一种“持中论”,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要“持中”,不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我是不赞同这种论调的,诚然,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但是,教育的本位应该是生命的成长,这成长不只是学生的成长,还包括教师的成长。一个好的教师,心里必然要装着学生。这学生,不是一个名词,不是想象出来的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实在可感的人;一个好教师,会从学生出发,但不会以取悦学生为目的,课堂犹如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其生长的无限可能性,是吸引人的,也是振奋人的;一个好教师,是不会拒绝成长的,与其说教育者应该去培养一个怎样的人,不如说教育者应该追求自己做一个怎样的人。

所以说,一个好的教师不该也不必刻意隐藏自己的观点,因为教师与学生是可以做平等交流的,学生不会奉教师的观点为圭臬为神话。教师只是陈述教师自己的观点,而不要求学生必须与之保持一致。也即,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民主的、平等的、从不强加于人的教师,是不必担心说出自己观点的,因为,这样的教师从未把学生想象成接收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教师会尊重每个学生,正如其尊重自己。

这种以为只要教师说了什么,学生就会如何如之何的持中论者,根本原因,还是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把学生完全当做一个受体、载体,而不是主体,学生不是可以坦诚交流的对象,而是实施教育改造的未成品。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依然把自己放在神坛上,居高临下,俯瞰学生,而并未真正打开沟通之门,因此,也就很难与学生产生真正地心灵交流、思想碰撞。

当学生以他的方式,与教师对话,如果教师粗暴狭隘地关闭了对话之门,于学生,自然会造成伤害,对于教师本人,也同样有伤害。最大的伤害,便是不能获得成长。

在这个案例中,我不是用语言文字与学生对话的,我用的是真挚的心灵,是实际的行动,收获的,是师生共同的成长。正如保罗·弗莱雷所说:“由不公正秩序造成的非人性化,不是产生绝望的根源,而是产生希望的根源,它导致对被不公正否定了的人性的不断追求。……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也无从谈起。”

也许,会有老师对此不以为然,以为师道尊严不可侵犯,那么我要说,师道尊严不应该建立在专横狭隘的基础上,不能以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驯服学生,因为这种手段会使学生养成一种极其难以改变的油滑狡黠,消解痛苦忧愁的同时也消解正义和良知。如果目的在于收服,手段皆是权术,那么,这目的与手段便都是邪恶,而教育的内容则必然虚伪,不仅不能使人心向善,反而在加速这种堕落。

也许会有老师对我跟学生说“如果睡觉我不会管”大跌眼镜,说你这个老师怎么如此不负责任,学生睡觉你都不管,并且还告诉学生?

其实,我所说的“我不管”,并不是真的不管,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强调师生各司其职,强调学生自己要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强调不应该把全部责任都转嫁给教师。作为教师,在学生出现各种状况之时,应该及时引导、规范,提供支持、帮助,乃至给以批评、惩罚,但是,学习,到底还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有时候,甚至应该给学生犯错的机会,更应该给学生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因为这也是其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教书育人,勉力为之,而假使无论父母师长、家庭学校,采取何种手段,这个学生都拒绝学习,那么,恐怕也只能随他去。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再所谓“教不严,师之惰”,以此来要求教师,是非常不公平的。

教师,只是一个职业,有其特殊性,但绝不是救世主。这世界上,有教育力所不及的地方,也有教师爱莫能助的学生,承认其局限性,应是一种理性的态度,教师并不会因此丧失威信,认识自身的局限,而对现实有更清醒的认知,对工作有更谨慎之思考,或许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作用。

倘若师生之间发生了龃龉,首先应彼此沟通,互相了解,而不宜大棒一挥,按律惩处。沟通的第一步是倾听了解,而不是文革方式凭主观想象就给人戴帽子打棍子,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改造别人。要学会倾听,教育是最精细的一种活动,仅从其表象得出的判断,往往会失之武断,瞬时的反应,则常会流于粗暴,倾听是为了了解内在原因,探寻事物繁杂的肌理,面对问题,要有庖丁般的精细,“每至于族”,“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后,如庖丁解牛一般,“枝经肯綮之未尝”,因势利导,“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一个好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还需要智慧,需要技巧,需要学养,需要专业素质,更需要不断学习的能力,持续反省的能力,不断完善成长的能力。这真的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却也不是一件没有达成的可能性的事情。

教师与学生对话时,应以宽容自由之精神,互相尊重,平等互谅,达成妥协和解。切忌盛气凌人,多用陈述句,少用反问句。尤其是在自以为真理在握的时候,更要注意克制“正义的火气”。我们所追求的,应是人的健全,爱与美,善与真,自由与创造,和谐与平静,正义与尊严,权利与责任——这些元素,不可以与之相悖谬的手段谋求,“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胡适这话简约有力。

时代在飞速前进,当今90后、00后的孩子们,其独立意识个人尊严感之强,在我看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让我们重温一下《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的句子:“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感谢樊阳,给我们留下了这张充满故事的背影合照


还是再说说,我跟毛豆的故事吧。

2012522日,我在QQ中询问毛豆:

“我们聊粉笔头的内容,我要写进书里去,谈沟通的话题的,你如果不介意我就用真名,如果介意,就用化名。如果化名,你可以自己给自己化一个。”

她表示希望化名,而名字要自己想想,“找个好听的”。

我说:“其实,你的名字最好听。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最喜欢的还是自己这个名字。”

她满脸悲哀地说:“可是那个璞是二声啊念上去怪怪的,每到一个班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根据我的名字进行不好的联想,他们都觉得璞像喷口水……”

我忍不住,屏幕前大笑,突然想起今天批作业时,读到她写的《文化苦旅》的摘评时,给她推荐了书,便问:“对了,我今天给你推荐了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你没读过吧,赶紧买一本读读吧。”

她毫不迟疑,立刻回答:“恩,待会就订,还有什么好的书能推荐我吗?”

我说:“何伟的《江城》和《寻路中国》,你都买了吗?”

……

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保罗·弗莱雷曾这样阐述: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重建师生关系》,史金霞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新京报书评周刊2012年度教育类好书TOP10;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3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嗯哼,各大网上书店均有销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