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狂犬病的预防策略,有没有改进的余地?

陶黎纳 疫苗与科学 2018-10-29

导读:如急需咨询疫苗问题,请在爱问医生或微博问答向我提问,如需我的免费回答,可以加入我的粉丝群,在医来er趣公众号申请入群(识别文尾二维码),与我和众多宝妈一起交流疫苗接种事宜,每周一(法定节假日除外)我也会为粉丝群免费答疑。


西安女子自拍的伤口照片


2017年7月,西安一女子被流浪犬咬伤脚踝,及时处置了伤口也及时接种了狂犬病疫苗,但28天后仍然病发身亡,此事引发一片恐慌。


在最初的事件线索中有一份非常关键的医院门诊病历,上面有提到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还接种了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免)。这种双管齐下的预防措施仍然没能预防狂犬病,让我觉得有点违反医学常识。


为此,我写了《打了疫苗还是得狂犬病,此事有点蹊跷》一文,对该事件进行了深入剖析,获得很多网友的认可。


随着事件调查的深入,目前已经确认该女子并未使用狂免,那么其死于狂犬病,可以用疫苗尚未来得及起效来解释,这样就不违反医学常识了。


这起及时接种了狂犬病疫苗但仍死于狂犬病的案例,总体来看,是一个悲伤的意外。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我们的狂犬病预防策略并非没有改进的余地。


目前的2016版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http://t.cn/R6PaVsr)中,对于咬伤后的预防措施,关键依据就是伤口的严重程度分级。如果是2级伤口,那么只需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是3级伤口(可以理解为见血的伤口),除了接种狂犬病疫苗,还要注射狂免。


从这起案例来看,如果医生对伤口的判断无误(判断为2级伤口),那么只给患者接种疫苗符合规范。规范操作,但患者仍然病发身亡,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测:如果狗的唾液里确实有狂犬病病毒,即便是轻微的2级伤口,光接种狂犬病疫苗很可能是不足以保护的。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简单。


如果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那么咬伤越严重,创面越大,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越大,这个逻辑完全正确,但其前提假设是:动物携带病毒。


如果咬伤的动物不携带病毒呢?那么不管咬伤程度如何,患者的伤口里不可能有病毒,所以咬伤严重与否与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大小无关,不预防狂犬病也完全没问题。


关键点是: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比伤口严重程度分级更加重要。


所以,我个人建议狂犬病预防策略改进如下:在判断是否使用狂免时,首先判断动物带毒的可能性,再判断伤口严重程度。


几乎与西安女子死于狂犬病事件的同时,上海市有一男子在小区里被流浪犬(新闻里说是宠物犬,实际无主,肇事后不知去向,就是流浪犬)咬伤,未采取狂犬病预防措施,结果在咬伤2个多月后病发身亡。



有一点,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犬类并非出生就携带狂犬病病毒,犬类必须被其他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才有可能感染狂犬病。如果是一条家养多时的犬,只是在小区里遛遛,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如果是流浪犬,那么其状态就完全无法估计了,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比家养犬大得多。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反复确认的事实:如果咬人的猫狗在咬人后10天内没有死亡,那么可以明确咬人时唾液里不带狂犬病病毒(请大家自行检索“10日观察法”)。犬类感染狂犬病后,其潜伏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孟胜利研究员 http://t.cn/R959E93),也就是说如果家养犬已经养了6个月,那么该犬携带病毒的可能性很小,继续活过10天的可能性极大。


基于上述认知,我建议我国的狂犬病预防策略可以略加改进:


一方面要对高风险的流浪犬咬伤增加预防措施;另一方面要适当降低家养犬咬伤的预防措施级别。


具体策略比较如下图:



我建议将狂犬病预防策略从一维角度扩展到二维角度——增加对伤人动物状态的判断。


这里伤人动物限定为哺乳动物,主要是指猫、狗、蝙蝠和其他肉食动物,但肯定不包括人、兔子、老鼠、素食动物。是否家养≥N个月里的N,可以根据动物狂犬病的最长潜伏期再加一个保险系数来确定(比如最长潜伏期是6个月,那么可以将N定义为8个月)。


如果伤人动物为流浪动物或者家养未超过N个月,那么其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较高,在发生1级伤口时需要局部冲洗(现策略是不处理),在发生2级或3级伤口时均采取W+V+A(现策略是2级伤口W+V,3级伤口W+V+A)。这个策略会增加狂免的使用量,需要考虑狂免的供应量是否足够。


如果伤人动物家养超过N个月,则其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极低极低,即便是发生2级或3级伤口,我的建议是开展积极的10日观察法。


先解释一下标准的10日观察法。由于猫狗在咬人后10天内没有死亡,那么可以明确咬人时唾液里不带狂犬病病毒,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咬伤后先按标准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即伤口处置、疫苗或狂免该用就用),等10天后如果猫狗还活着,后续措施可以取消。取消的后续措施,主要是1~2剂疫苗,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相比疫苗,更重要的是可以确定咬人时猫狗不带毒,咬伤者可以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不必再担心狂犬病。


我建议的积极10日观察法,就是先默认猫狗在咬人时不带毒,对其进行持续观察,如果出现死亡,则立即采取最全面的预防措施。关于积极10日观察法,我和我国著名的狂犬病专家严家新教授有过沟通,他告诉我:“欧美国家实际上都是先不接种,如果10天内猫狗发病再接种。


中国南方农村狗咬人当然要先打疫苗再观察,但在城市偶然被家犬咬,实际上不打疫苗就观察的风险也很小,不过宣传上当然要更加谨慎,避免老百姓误解。世界卫生组织的10日观察法是由1980年代文件中公布的5日观察法演变过来的,即通常观察5日即可,实际上多数情况下观察2~3日即可。”


实际上,欧美采取积极10日观察法以及严教授认为南方农村狗咬人当然要先打疫苗再观察,但城市偶然被家犬咬不打疫苗风险很小,这些做法或观点的共同点就是:基于对风险的把握


我建议积极10日观察法,也是认为伤人动物家养超过N个月的,实际风险非常小。积极10日观察法的优点很明显,可以极大地节约疫苗和狂免的支出,以及减少因接种疫苗导致的缺勤等社会成本。


当然,我提出这样的建议,主要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能够引发公众和专业人员对狂犬病预防策略的思考,我的目的就达到了。策略是否需要调整,调整的话如何做到恰如其分,让狂犬病预防的成本与收益保持一个最佳比例,这些都有待继续探索。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控制狂犬病的最佳策略是对家养犬开展疫苗接种和管理流浪犬,而不是只对人采取预防措施。这方面可以参考严家新教授为2015年世界狂犬病日写的文章:http://t.cn/RyXJ4jp。



(完)


免责声明:本人的疫苗科普,用于引导公众建立对疫苗的科学认识,避免公众被错误和谣言误导。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如果您有疫苗问题希望得到我的免费解答,请加入我的粉丝群,如急需咨询疫苗问题,请在我的公众号回复【爱问医生】或【来问医生】或【分答】识别图片二维码,可向我提问。识别下方二维码,可查询我的所有答疑文章,也可加入我的疫苗粉丝群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