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雄文:科创引领未来 | 第一财经专访实录

复旦管院 2024-04-13


科技迭代,产业升级

理论和实践如何破局求变
时代需要怎样的商学院和商业教育

 第一财经《中国经营者》特别系列
“学院派重塑商业世界”

首期播出

陆雄文院长

接受第一财经CEO陈思劼专访

(文末可观看完整采访视频)



01

坚持面向未来

成就世界先进管理学院


陈思劼:陆院长,非常高兴您能够作为我们的首期嘉宾参加“学院派重塑商业世界”系列访谈。我们知道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是最顶级的商学院、最顶级的管理教育机构之一,您能够给我们介绍一下学院的办学理念吗?


陆雄文:复旦管院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确实被认为是世界先进的管理学院。我们第一任院长郑绍濂就提出要办国际化的商学院,第二任院长郑祖康就提出要办世界级的管理学院,我觉得我应该说是传承了他们的理念,也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我认为我们能做到今天,是坚持了四个重要的理念。一个是面向世界,首先就是要博采众长,把全世界最好的、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最佳的管理实践吸取进来,同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注入我们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实践。


第二,面向未来。我们是面向未来非常复杂的、多变的和不确定的时代去培养人才,不仅是为中国,将来要为全球培养人才,他们把中国企业带到全球去,也可以加入全球化的公司,成为全球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甚至做到董事会成员。


第三,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做资源的最佳配置。今天学院的规模蛮大的,在校学生有 8000多人。我们做最优的资源配置,把中国的老师跟国际的老师结合起来。我们跟Bocconi(意大利博科尼大学)、LUISS(意大利路易斯大学)、LBS(英国伦敦商学院)、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大学、挪威商学院、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共同合作。


最后一点,我一直坚持的、一以贯之的是,商学院不是商业企业,我们只能循序渐进,有机增长。资源是长期积累,一步步走下来的。


复旦管院发展到今天,是我们三代、三任院长持续努力,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努力打造的。有这样四个方面我们一直在坚持。


陈思劼:所以是面向国际,面向未来,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和一以贯之的这样一种理念、实践和行动。这已经是非常清晰的一个办学的理念体系,也把很多教学的方法论融汇在其中了。



02

为世界未来贡献我们的方案


陈思劼:您刚才提到的一个点我非常感兴趣——管院经历了比较长的发展时期,这个发展时期其实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也都是连在一起的。我挺想听听陆院长对这样三种变化,就是管院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变化、国际经济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间“变和不变”的思考。



陆雄文:中国管理教育过去 30 年的发展完全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得益于中国的发展。有两个方面——只有中国发展了,才有人才需求,也才有企业愿意来资助,他们也愿意为自己投资未来,来学习;我们培养好的人才,又回馈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我们能够让我们的毕业生去带领企业成功,把行业带上去。我们很多优秀的企业家都是行业内的领袖,他们带领整个行业去做了突破,去做了发展,甚至于把这个企业带向全球。所以这是一个相互支持,正向循环的过程。


当然,还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是很大的支撑。所以这是一个相互连在一起的过程,世界已经紧密地连在一起了,相互依存。只要全球都想共享发展,都想合作共赢,他们就离不开中国。我一直告诫同学们,在这样一个全球经济重构的时代,要抓住机会,我们要有发言权,我们要为世界的未来提出我们的方案,提出我们的方向。


陈思劼:是的。您这个话题刚好引到我下面一个要问的话题,就是说我们今天更多会讲述商学院如何去定义和建构,或者是参与到未来的经济发展当中去。


陆雄文:没错。


陈思劼:那么面向未来,复旦管院在战略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


陆雄文:面向未来,我们在三年前就启动了科创战略。过去十多年,很多科学家从科学院所、从高校走出来,也有很多从海外回来,也有的从大企业出来。在大企业,他们原来是负责研发的,在大公司的运作体系里,是按照大公司的预算来做的,但是他们自己出来创业,这件事情他们没做过,很多人甚至于对什么叫管理也没概念,他们仍然是抱着实验室心态,从来没有做过产品、做过销售,后面的事情就很茫然。这实际上是很影响效率的。而且把技术变成产品,这个过程也很漫长。



03

践行科创战略

打开原创管理研究“大门”


陈思劼: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他们可能同时要去创业,在他们创业的过程中,您认为破局的难点到底是哪些呢?


陆雄文:有一个科学家是做材料的,他以为两年就可以把一个东西做出来,然后他实际上用了八年时间,这当中就有很多曲折,投资人跟他又产生很多矛盾。这是一个现实的例子,是苏州的一家做材料的公司。但是我去看了以后,很感动,佩服他坚持不懈,排除各种障碍,一个人顶住很多压力。像这样的案例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和触动。如果我们早一点帮助他们,告诉他们应该去设计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怎么样更快地把一个技术变成一个产品,怎么把这个产品尽快量产,这个过程中,管理、商业教育是可以起到很多支持作用的。所以我们就启动了“复旦科创企业家营”。2020年5月份我提出科创战略以后,在11月份我们就开启了第一个班,然后我们很快二期、三期一起去招,到今年我们已经招了六期了。


陈思劼:您提出“无科创、无未来”这样一个口号,在管院的内部,针对这个战略做了一些什么样的调整?


陆雄文:我们在做科创战略的时候,是把所有现实的和未来的人才培养需求都结合在一起。同时,我在学院又倡导了科创战略的研究。今天在MBA、EMBA课堂里所教的知识,90%多都是过去70年跨国公司在全球拓展的时候建立的非常复杂的体系,他们要有复杂组织结构,跨区域、多事业部,然后还有职能的分工,营销、人力资源、供应链,研发、财务。这么细的分工对一个小的创业公司来讲是不可能承受的,没这个钱,你要养这些职业经理人,你就没有钱去做研发了。但是这个概念是可以借鉴的,你发展到要上市了或上市以后,规模大了你可以借鉴,还有一半的机会可能是失败的。所以这个过程要进行管理问题研究。



这个研究就是创新。我们今天讲的科创战略是瞄准硬科技的科创企业,所以有这样一些硬科技产品做出来的时候,是 Me-too、Me-better(模仿到创新),要替代进口,很多的企业,很多下游的厂商就不敢用,它有风险。这个商业教育的过程、营销的过程是怎么样的,都有很多理论创新,所以在我们的科创事业发展过程当中,有大量现实的管理挑战和管理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到目前为止,我们设立了23个课题,专门围绕科创企业的成长、发展,从环境政策到企业内部管理——公司治理、股权激励、商业模式开展研究。这些问题如果一旦研究出来,我觉得是理论突破,是理论创新。实际上,过去30年主要还是西方理论引进到中国,我们基于本土化进行一种再验证、做修改调整的过程,没有真正原创的东西。所以这次我觉得我们打开了一个大门,打开了一扇天窗,如果真的有突破,对全世界发展知识体系、发展人才培养,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这个是我感到非常兴奋的地方,也是一个真正面向未来的战略。


04

理论创新道阻且长

更新迭代不断向前


陈思劼:您这个“无科创,无未来”的提法背后,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体系。现在很多新的科创企业确实面对一个全面的公司管理的问题,销售、股权、人才、政府关系等等一系列,可能都需要重新去研究和思考。但是您刚才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说这些问题研究出来之后是需要验证的。


陆雄文:对。


陈思劼:所以商学院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应该是以教授为主体的,可是如果一个理论还没有被验证,现在却要开始教授,或者说是不是还有一些新的方法,在过程中间也富有创新性?我也很关心这个问题。


陆雄文:您这个问题非常好。科创企业在做技术的原始研究,他们有一些科学原理,然后要去研究出技术,再把技术变成产品,很多东西都是原创的。没有原创的东西没有价值。原创的时候还要考虑避开国际上的很多专利,才会不侵犯知识产权。原创东西的失败率是很高的,不管是以后的商业还是前面的技术,都有很大的风险。其实我们的管理研究何尝不是这样呢?用科创的精神、科创的思维、科创的态度、科创的方法来做理论创新的问题,有可能做不出来,有可能做出来,我们现在提出一些假设,但是过了三五年发现这可能是需要修正的,这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所以老师们一边在做研究,做理论创新,一边去跟同学们分享,也让同学们参与这个过程,既去教同学,其实过程当中也是在做实验,实验当中有成功有失败,我们再去总结,再去提炼,这是理论创造的过程。要用科创的思维和方法去做科创战略,这是我对于我们这次科创战略的一个认识。


陈思劼:陆院长讲得非常透彻了,其实就相当于也变成一个动态不断前进的过程——在每一个时间点上,都把研究最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在下一个时间点,这个知识可能也在进一步前进。


陆雄文:对,不断地更新迭代。


陆雄文:打一个我认为是比较妥当的比方,某种角度来讲,我是在做临床研究,我认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原始的配方,有了原始的一些药丸,但是我得去实验,然后才能去正式地报批,所谓正式的批准就是发表论文,在顶级的期刊上发表,然后别人再验证,很多人不断地围绕我们的研究成果、理论发现再去做重复研究。反复研究以后这个理论就站起来了。所以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理论创新的自然过程,跟科学的研究、跟技术的创新原理是一样的。



05

优秀管理人才

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陈思劼:复旦管院本身整个未来发展的规划也是相当宏大的,现在是三区联动是吧?又是多元共创,这方面,能不能给我们介绍您的整体想法?


陆雄文:不是说这是一个新的战略,这样的思维、方法和战略,其实我们30多年来一直是这么做的。三区联动,杨浦区政府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我们今天马上要建成、落成的这座新院区,是我们面向未来的长期战略。新院区、老院区我们将来要打通,形成实际上连在一起的(两个院区),两边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一个更加沉稳冷静,聚焦做研究,聚焦全职学生培养;一个更开放,给在职学生、培训的学生,把应用的研究开放给社会,让各种社会资源进来跟我们共创,这样可以走得更远,走得更高。同时那个新院区不仅是上海的地标,也是全球管理教育界的地标,我们在那里会做更多的国际合作、国际交流的项目。这是我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安排。


陈思劼:您刚才讲到管院现在有8000多名学生,我想从历史上来讲,总共的学生数量现在有多少?


陆雄文:现在有6万多校友。


陈思劼:6万多校友,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规模。


陆雄文:应该说在中国的商学院来讲是比较庞大的。


陈思劼:对,我相信其中应该有一小半都是在您的,甚至于应该是一半以上都是在您的关注之下。


陆雄文:差不多。我做院长17年了,过去十年是我们质量上升,规模也不断扩大的过程。


陈思劼:这么多学生在您的培养之下逐步成长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间,对中国未来的商业人才、未来的企业家、未来的商界精英,您心中一定有一个定义。有哪一些素质的人,他们可能会在未来的商业发展、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陆雄文:我们真正成功的企业家、企业领袖,或者说高层的职业经理人,必须要有一个很大的愿景、很大的责任感、很大的情怀,要为这个国家,为产业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大概有四代企业家,前三代企业家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脱贫,为了致富,为了去求财富而去办企业的,但今天的科创企业家,这些人不把财富作为最主要的目标,而是要把产品做出来,造福这个社会,这是他们很大的情怀,要为这个社会的产业发展去引领方向。我觉得系统的管理学知识体系非常重要,真正的企业家和高层经理要懂得整合资源,让企业有条不紊,有序地,有体系地去发展。他的经验只限于那个产业,那个赛道,如果没有这套系统的知识体系,他不可能走得很远。



陈思劼:您刚才讲了您对优秀的未来管理人才的几点想法。第一,他要价值驱动、使命驱动;第二,他要有系统化的思维方式。还有没有其他的要点?


陆雄文: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第三,要有远见卓识。今天科技革命到来,新的产业革命也在蓬勃兴起,然后全世界的经济秩序又在重构,未来你一定要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你要懂得国际政治,要懂得世界历史,要懂得科技。科技革命突破,比如说ChatGPT突破以后,它会成为全世界各个领域技术的底层技术。要让自己不断学习,不能拘泥于原来的管理知识体系。这种远见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建立起来的,很多人看着都是一片迷雾,但是在迷雾当中,有人就看到光亮,有的人看到未来,能够洞见别人没有看到的机会。


第四是要有勇气。这个时代有太大的复杂、太多的不确定,你怎么办?你应该无所畏惧,你要有试错的勇气。真正的领导者首先是自驱的,真正的领导力不需要官方赋予和定义,你天然就会去影响别人,别人愿意跟随你。将来,我希望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能够扮演全球领导者的角色,能发挥全球领导力,这时候中国才能走向世界。


陈思劼:在您的印象当中,您的学生现在有没有一些人,他们其实已经或多或少达到了这样的要求,并且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您能给我们举一些案例吗?


陆雄文:这样的学生还是很多的,前前后后,不同的年代都有英雄辈出的时候。像陶江,她早期读EMBA,后来她做了骊住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像单国洪,做武田制药的中国老大。比如说在央企,东方航空现在的掌门人李养民是我们EMBA的校友,宝钢股份的总经理吴小弟是我们的MBA校友,宝武集团常务副总裁郭斌也是我们MBA的校友。还有更多的人创业,比如像东方财富网的其实,在读EMBA的时候,他正好处于人生和职业的某种迷茫彷徨期,他是理工背景,觉得学管理就要到复旦管院来学习,学习两年后创业,然后做成了今天中国互联网平台金融服务最大的一个服务平台,也是市值最高的平台。


陈思劼:从今天我们讨论的过程当中,尤其是讲到人才培养、知识的系统化传递,专业、内驱力的价值导向,我感觉您讲的很多东西,跟我们财经媒体所在传达、表达的很多东西内在完全连通起来了。


陆雄文:是契合的。


陈思劼:今年刚好是第一财经的20周年,在这 20 年当中,其实我们也和管院一样,我们也是在见证,见证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我们总感觉面向未来,我们似乎还有一点点应该去做的事情,有一点点使命和责任,和管院也是一样的。就这个问题我也很想听听陆院长的见解,您觉得媒体和管理学院在中国经济的未来、中国企业家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陆雄文:首先恭喜你们,20 岁生日快乐!第一财经短短 20 年已经打造成中国传媒领域里面,尤其是财经媒体领域里面非常有影响力,受到广大商界、企业界人士、专业人士所喜欢的一个媒体。我也是第一财经的粉丝,一个忠实的读者和收看人。你们一直想为中国财经事业的发展,不管是金融的还是工商的发展,去传播正能量,传播思想、传播知识、传播好的经验、好的案例。我觉得我们其实在最原始的、最本质的基因里面是一样的,我们都有一种情怀和使命,希望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不仅在媒体上传播,也可以在商学院形成教学案例,去影响更多的人。这是你的使命,也是我们的使命。20年正当年,我觉得我们正好走在一个同样的方向上、同样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更多地携手合作。


陈思劼:好的,谢谢陆院长,感谢您!


陆院长的专访是我们学院派重塑商业世界的第一期节目。在本期节目中,陆院长不断提到科创引领未来的概念,做好科创企业的有力后盾。正是这样的使命和责任推动着商学院的学者们和我们媒体一点一点往前努力。未来,我们也希望和国内的商学院一起见证和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成长。


完整版视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