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艺周|什么是生活力?国美人的主题阐释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一日之迹


文化乃人类生活经验之总汇,亦为民族精神之表征。中华文明五千年,书画之道博大精深,高明悠远,至于今而大盛。然则中华文化日新又新之演进轨迹,当以何者为归?曰:起于生活而渐跻于道而已。昔唐玄宗称:“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岂非深有会于此理耶?


中国文字肇自上古,先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六书”统之,实乃日积月累而成。自殷商甲骨、两周钟鼎、秦汉简牍、魏晋陶文、唐宋写经,乃至丰碑大碣、诗文题跋、尺牍公文、日记杂钞,莫不因为生活实用而渐臻于审美,故历代书迹之存,实文明发展之写照,可无疑矣。缶翁曾曰:“予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然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此日日新者,非尚奇也,而是与新于变焉。


凡画者,皆为日常之观照,应对现实人生之诉求,以启迪人心,改良社会,诚有张彦远所谓“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者也。旦夕朔晦,春夏秋冬,披图幽对,心目俱会,无论数月之功,抑为一日之迹,并极精绝也。至于世所称道者,盖皆含有深蕴大义,非徒以画为遣兴寄情而已,此亦所谓“起于生活而渐跻于道”者也。


今岁毕业之季,以“生活力”为题。本硕博诸生皆力求紧扣时代主旋律,或含蓄蕴藉,或张扬流丽,面貌多变,美且新矣。推本言之,盖诸生身之所历,情至文生,始日迹月功,终来者化境,太平气象,一写于卷轴绢素,所谓书画盛世之黼藻,率相合也。


向下滑动查看




绘画艺术学院

绘 · 生活


“生活”即“存在”,指向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及其经验。它是具体的、当下的、物质的,也是抽象的、历史的、精神的,生活是我们人生经验的全部。


1926年11月,陶行知先生在《我们的信条》中提出了生活力主张,先生说:“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生活力作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含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等五种核心。先生希望培养生活力,以帮助学生“实现那丰富的现代生活”“继而增高地向前向上进”。


当下,人类生存恰逢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我们以个人生活与时代命途切身经验、见证历史。艺术的兴味,以行动的、实践的绘画方式成为生活力的培养路径。这正是绘·生活的注脚。我们以绘画切近生活,绘画使我们的生活丰富、优美、愉快、有价值,这正是“生活力”的充盈体现。


由此,如何绘·生活,便成为我们应该关注并专研的重点:生活与绘画的关系是什么?绘画者应该如何生活?怎样的生活值得我们去绘画?怎样用绘画唤起或唤醒观者感同身受的体验和共情的思绪?对重大事件和现实际遇如何以绘画的方式进行表达?怎样以绘画切近向上和向前的生活?……绘画艺术学院新一代毕业生,以其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视角,以实践即学术的态度,以自己的绘画回应着上述的疑问。他们在矛盾中推进绘画,一方面希望以绘画为载体来表现生活,“温润心灵、启迪心智” ;一方面也意愿将绘画变成生活中挚爱的事物和生活的一部分,变成生活的目标和使命,以体验其中的生命喜悦——那种为了源自真我的目标而奋斗的感觉。


绘画艺术学院拒绝艺术的庸俗进化论和线性史观。我们一贯提倡生活是创作的起点,是画面中故事描绘、形象塑造、造型提炼的来源,绘画是切实具体的方法,是将个体从自我不成熟状态中解脱出来的启蒙;我们也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洞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和绘画技艺的表现力,以“艺术的兴味”之力的养成应对当今绘画中图像构成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绘画艺术学院不仅依赖一整套完整的绘画方法和学术实践训练,更注重让学生以个人生活的切身体验,从非常具体的生存状态出发进入绘画体系,观察、理解并改变那个组成大世界的、无数的个人小世界。


我们坚信,人在本质上是行动者,每一代新生的人类都具备开端启新的能力,但这需要行之于途而应于心,绘画者从着眼于品格提升和有所作为的角度观看生活,以始终不懈的绘画行动力来表达对世界与人生的理解,这就是一种“向前向上进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绘·生活。


祝福我们的毕业生们!


向下滑动查看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共情环境


现在,共情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是我们正在频繁面对的那一个。也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对共情再苛刻一些。它不应草率和狭窄,更不该成为某种手段。共情的基础是对生命的共感与共知,同时它也包含了个人深思熟虑之后的抉择与参与,是一种生命体之间的共行。它是一种要求每个人通过理性构建来感知世界的能力,更是一种可以将个体善行推动到世界善意的一种途径。此刻,或许可以将每一个共情的现场暂且视为行动的现场,去共同建起接纳多种生命形式的临时环境。让每个人得以暂且安放各自的情绪,并起身返还环境之中。与时代的漩涡保持一些距离,在每一个生命现场中流淌,并获得一些回退的空间来观察彼此的位置与关系。再试着去接纳环境里的那些疯癫与自言自语,去面对善的背面,去丈量诸多生活问题背后的空间错位与时间错乱,去理解每一种判断背后都有着许多不同的路径。最后,再把各自生的能力联结为一种共生的动力,让共情成为共生,让动力重返生活世界。我们期待产生某种交流性与呼应性的共鸣,在诸多现代性的僵局中,从百年前的镜像、记忆坐标的缝隙、元宇宙的畅想与时光的流明之中重新寻得新的出路与意义,如同手握阿里阿德涅线团一般走出现实的迷宫。通过创造出新的艺术生产,筹谋未来的生命与生活。

向下滑动查看




跨媒体艺术学院

镜像回归


现今的艺术世界,天与地、全球性舞台和地方性场景、人类与非人类、可预期与不可预期的族群交混于一处。世界已不再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在“科学、技术、艺术、社会”之外,我们的学科与研究亦编织与纠缠于一处,如同杂糅体网络一般,几乎每天都在不断地重新组合并折射出某种未来。相比过去而言,未来则会更加光怪陆离。
 1922年,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这里的“生活”是指“具有意味广泛的生活实践”,即“过今日之生活,受今日之教育”。同年,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呐喊》问世。亦是1922年,世界现代主义文学与艺术如火如荼,《尤利西斯》和《荒原》两部巨著诞生。 从过去获得的遗产不是一种固定的传统,而是未被释放出的可提供希冀的内容。百年之后,2022年,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毕业展览,借用杜尚“镜像回归”(mirrorical returns)的说法,带着自我反思的视角来回应现代性延续至今的困境,逃离全球化的现代文化想象、科技意识形态、资本力量和固化的现实对于未来想象和感受力的劫持和囚禁,从而完成自身的主体性重构。这绝非对于那从未消失的过去的重现、重复或者重访,而是对于艺术和教育面向未来的发问、探寻和呼唤。 “镜像回归——2022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览”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时间光锥”、“回声在坐标的缝隙里”、“重现的镜子”、“今夜不科幻”、“流明”。青年艺术家们透过多元呈现、混合媒介的艺术创作映射不同的传统与现代观念,再现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时间中的纠缠。展览以跨媒介、跨领域、多线索的方式,通过青年艺术家创作与实践的能量释放,诞生了许多新的意义。 我们期待产生某种交流性与呼应性的共鸣,在诸多现代性的僵局中,从百年前的镜像、记忆坐标的缝隙、元宇宙的畅想与时光的流明之中重新寻得新的出路与意义,如同手握阿里阿德涅线团一般走出现实的迷宫。通过创造出新的艺术生产,筹谋未來的生命与生活。



向下滑动查看




设计艺术学院

生活里


现代主义宣言《雅典宪章》,将人类的生活划分为日常生活、劳动、游憩三个部分。这一分类把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进行了区别,但三者之间又通过具体的生活方式被相互联结起来,形成了统一且复杂的人类生活状态,进而成为了当今设计探索的重要内容。


设计既在“生活里”,又是“生活场”。“里”所展现的是设计源自人类生活的本身;“场”则显示了设计与生活之间的交互动力。“里”是“生活”的本质,“场”是“生活”的情境。本质与情境,相得益彰,共同指向了永恒与变化的关系,具有“生活力”的设计与世间万事万物产生不绝的共鸣!在经历疫情与面对战争的当下,正重塑着今日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深入日常,在“生活里”发现设计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召唤当下充满“生活力”的青年设计师们直面时代的境遇和机遇,用艺术的创造力践行“向上向前的生活”之设计精神,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而设计!


向下滑动查看




手工艺术学院

品 · 手 · 艺


夏山滴翠,密林生茂;岁月不居,毕业在即。诸位莘莘学子数年寒窗耕读,以格物致知正心,观天地世事于体性,笼万物形骸于指尖,潜身心劳作于工坊。象山校园双渠环抱,山水校舍绵延相望,这里盛放着一位又一位求学者成长的记忆。通过象山之域工坊里的修学,师生同游艺海、共沐书香,于工坊学堂研习中锤炼技艺、磨砺思想。


本届手工艺术学院毕业展以“品·手·艺”为主题,其中的“品”既是在前两届主题“观·手·艺”和“因·手·艺”之后的深层省察,也是品味生活和品鉴手艺的一种态度。从研学与创作的角度看,“品味”不仅有咀嚼之意,还包含着品尝、体味、反刍等内涵,为身心俱在的体悟;“品鉴”是系统的甄别,涵盖品评、洞察、鉴别等意指,亦如俯察之洞见。手艺是人文生活的史诗,也是人类文明的原浆,这一门学问如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社会的土壤,它的存在就会失去了根源,守望源头活水正是振兴时代手艺的核心问题。“品·手·艺” 是青年学子研学手艺的叙事,从不同维度切入手艺的本体,细致观察手与艺的内在关系。它深度揭示了青年手艺人对材料思维、造型技艺、功能审美的差异化认知,是深耕东方美学、聚焦时代生活的演绎,也是手工造物与经验感知的多维展现。


从为人与为学的角度看,“品”是青年学子在大学中应该修炼的重要功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儒家经典阐明了培养完美人格的道法,即能修己、正心、治人的学问之道。可以说,品格是人性修为的桂冠——“正”人之品,“明”大学之道,“成”非凡之人。为人决定为学,为人的品格决定着手工劳作者的艺术造诣。故凡有志者皆注重陶冶自己的情操、品行和志向,从而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凡有成者皆勤于打磨自己的思维逻辑和审美感受,通过上手技艺和真情实感的植入,形成激情与想象的激发、技艺与方法的升华,从而幻化为创造性的艺术之生活。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清,袁枚《桐江作》)今天,我们踏着国美百余载的岁月河流,携带师长和家人、亲朋的期许,蓄势已久,再度扬帆。这虽是青年学子学习的一个阶段性站点,却更是有志者传承创新的一个新起点——人生的又一趟旅程、新一道的风景正在徐徐展开,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正等待着你们的探索。


向下滑动查看




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

元启 · Restart


在人工智能与生命科技、新材料与新物质的研究不断改变着生活世界的进程中,在先进与落后、美丽与黑暗、强大与脆弱之反差造成的荒诞感中,如何理解并应对我们每个人当下的生活?


其实,无论我们如何应对,生活仅给我们两种选择:

重新出发,做自己生命的主角;

抑或停留在原地,做别人的配角。


毕业是人生的一次再出发,奔赴未来,面向未知,是作为个体脱离母体的启航。2022对于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而言亦是一次再出发,是向着广袤的意识与思想次元的漫漫征程。在向上向前的“生活力”的指引下,我们义无返顾地选择再出发,努力成为自己生命的主角。


元为无限,元为未知,启为开创,启为拓新。


元启同为开始,是为再出发。


这既是对2022届毕业生的期许,

亦是与全体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同仁的共勉。


向下滑动查看




建筑艺术学院

反思的阶段正在来临


又是一届毕业展!建筑艺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还是这样努力!每一年看毕业展,总是让人喜悦!因为这个学院依然保持着那种纯粹研究的精神和空气。我关注的是,这种研究如何保持学院式的研究与关注现实之间的那种张力,如何在高速的现代发展中保持对现代性的警惕与批判性,如何让这种批判性不会退化为学院式学术的格式套话!我对当下现实最深刻的体会是:这个世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正在全面消退!虚假的修饰充斥着整个社会。要避免批判性的空泛,研究的主题就需要那种一针见血的针对性。这除了敏锐的观察力,特别需要一种自我批判的意识与能力,一种哲学反思的能力。不遇到真正的社会与生活危机,这种能力一般不容易养成,但是,当下疫情持续蔓延所造成的一切,使我感到:对这个社会来说,一个反思的阶段正在来临。


向下滑动查看




艺术人文学院

思远道:学术和生活



百年来,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倡导“学院是为研究学术而设,是为追求一种纯粹严格的独立学术而设”的理念;同时,学院作为艺术创作的发动机与思想库,也以“改造民心,藉以真正完成人们的生活”为理想。纯粹的学术研究与智性追求,强烈的社会关怀与使命意识,这两个历史性方向上的多元互动,造就了今日学院崇高的声誉与地位。


学术与生活,这个表面看似悖论的理念与目标中,隐含着一个历史悠久的“书斋革命”的传统,让人想起歌德的名言:“他们静静坐在书房里坚持工作,细心照料着科学和艺术的神圣之火。”这神圣之火,终有一天会成为普罗米修斯之火,造就我们人世间的良好生活。回想1928年,蔡元培先生选址西子湖畔孤山,创国立艺术院,同珍藏《四库全书》的文澜阁,及“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的西泠印社毗邻而居,由此养护了一种宏阔辽远的历史与全球视野,开衍出这座城市百年来的文心艺魂与品质生活。


研究学术,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是文明得以丰富的一个主要来源,更是当代生活世界的创造力之源泉。因此,艺术人文学院尤为注重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其毕业也主要是通过论文的形式来展示其学习过程与研究成果,通过表达来塑造与完善自己的心灵。写作是一种语言与思想的艺术。答辩本身也是一种语言与思想的艺术。通过学术工作,我们才能重新展开逝去的往昔,展开那些已经凝固的伟大思想,才会活在古典与现代的世界之中。


艺术人文学院每一届的毕业展,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传统。首先,毕业论文将以概要的形式在橱窗以及线上进行常规陈列,展示长达一个学期乃至更长久的时间。当其他专业的毕业展已经撤展的时候,艺术人文学院的橱窗里,还依然持久散发着学子们思想的热量。对于其中的优秀论文,学院还会将其发表于《思远道》《名家》等学术书刊。


每年,我们不仅有自己高规格的“思远道”论文报告会,更是与浙江美术馆等机构合作,打造“艺术人文之旅”学术公共报告会,旨在充分展示优秀毕业生的学术风采,开启艺术人文学院独有的毕业季模式,并建立起学院内外的学术互动。


艺术人文学院的毕业写作与展示,强调一种在语言与图像的深处思想,同时强调一种持久而热烈的学术交流。因为这样一种理想与关怀,我们聚集在学院里,分享彼此间思想跋涉的艰难与快乐。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年少者与年长者才会真正在知识的探索中融为一体,相互启发。艺术人文学院的师生,就是在冷静与热烈之间,在通往毕业的道路上,在真正返乡的道路上,从事着学术探险的工作。


著精微,思远道。祝福所有的毕业生。祝你们通过学术研究,获得生活的定力和能力,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世界。



向下滑动查看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生活力5.0,恰似一首歌


今年,是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以“生活力”为毕业展主题的第五个年头。“生活力”的提出,启轫于陶行知先生的学术主张:“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生长”。


2018年,我院首以“生活力”为主题,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四个维度,展示了学院近百位毕业生的毕业作品,以回应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的不同阶段。2019年,“生活力2.0”以“馆”为题,展示了毕业生们完成自我实现的主题馆。2020年,美术教育、艺术鉴藏、艺术管理三个系的青年艺术家们,以“生活力3.0:一人一馆、一人一案、一人一课、一人一器”为主题,展现了三个系的专业特色和教学路径。2021年,“生活力4.0:134本教科书”则以134位毕业生为学术命题,作为一本本书来细读,重新建立师生的对话:“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之大,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之大。”


五年以来,我院持续以“生活力”为毕业展主题和教育主旨,自成为反复琢磨教育之真、之实、之要的体系,一以贯之地尝试着回应、解释、关注发生在生活与社会周遭的现象和问题。我们的教学,不局限于对于传统古典或者技艺的驾驭之术,而是致力于社会美育大循环的系统建构,调和传统经典研习和网络虚拟体验的融合之道,调和艺术技艺和艺术之理得以更好的传达方式,注重文艺研究与自我塑造的同构和双向打通,熏养和唤起学生们在艺术教育中无法教的东西,陶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共同生活的共和力,引导我们的青年们,全身心地投入火热的生活现场,用艺术的创造力与人性的善意捍卫生命的积极与坚韧、开放与通达,并转化出“向上向前的生活”之动力。


于是,“生活力”不仅是毕业展主题,更是学院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向上向前的生活力,是一个人能动性地活着所应具备的经验与能力,是现实的理解和实践的技艺,包涵着对人间烟火、百姓悲欢的朴素关怀,也蕴籍着对他人与远方、万物与生命的深切共情。


2022年,我们仍沿着“生活力”的主题而行,在青年们即将结束学院生涯的时刻,在面对疫情之下的未来生活,自我的实现,教学的对话,多年的学业求索,就像生长力、生产力、生命力的不同音符,每个即将毕业的青年都是一架猎猎西风中的乐器,立于历史的旷野和时代的山巅,扶摇而上,以息相吹,嘤嘤其鸣,各自成章,恰似一首歌的交响:即行即知,即知即传,即传即联,即联即前。


向下滑动查看




创新设计学院

日新·共富


“日新”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为一种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自我革新的精神;“共富”意谓在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与图景。“日新”是实现“共富”理想的动力与方式。对于“日新·共富”,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到“富有,广大不御之盛与!日新,悠久无疆之道与!”解释为,富有,应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故而能成就“共富”,同时以“久而无穷”理解“日新”的永续性和长存性。这样的思维方式长期发展,成为中国人文思想的独特精神特质,在社会、民族、国家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天,新的技术变革不断重塑世界格局,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和结构也都随之发生重大转变。新技术顺应社会之变时,“日新”精神可以激发人们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不断克服困难、阔步前进;当新技术产生新问题时,“日新”精神能够提醒人们保持忧患意识,以设计思辨关怀社会、不断开拓进取。


“日新·共富”作为创新设计学院首届毕业展主题,回应了“重建设计人文,重新发明日常”的办学理念;更为中华文明绵延发展、守正创新、不懈奋斗,创造更具价值的文明成果。



向下滑动查看




专业基础教学部

生活即田野


世界因为人的存在而得以现象,自打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不断地尝试着处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领域,日常生活也是所有社会活动发生的场所,由于日常生活的世俗和琐碎,时时被悬置和遮蔽。因此,日常生活在过去往往作为一种残余,填充着意识、精神之余的空隙,也常常处在社会化活动的边缘。


日常生活要把“我思”的世界召唤到“我在”的生活世界,是要对抗被人忽视的,把人的活动及世界异化为外在于人的,与人无关的且可计算的理性世界。“我思”忽略了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幻像和理性都与人的生活世界产生了分离,失去了“思”所应该有的活力。而真实的世界是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的“我在”的世界,个人的自我表达也正是是透过直接的生活经验,或是真实欲望的实践而得以实现。日常生活世界作为一个给定的经验世界,是与每个个体生存密切相关的现实世界。


日常生活不能成为对象或他者的日常,而是让生活成为日常的田野。


也许这无尽的田野和长风能使我们明白,当你澄明了现下,会看到背后另有深意。生活,是一种对真实的渴望,和重复的参与。


它就在此地,妙不可言。



向下滑动查看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加入新的去


“所以,我想,启蒙时候用方言,但一面又要渐渐的加入普通的语法和词汇去。先用固有的,是一地方的语文的大众化,加入新的去,是全国的语文的大众化。


....... 


如果加以整理,帮它发达,也是大众语中的一支,说不定将来还简直是主力。我说要在方言里“加入新的去”,那“新的”的来源就在这地方。待到这一种出于自然,又加人工的话一普遍,我们的大众语文就算 大致统一了。”


人类跋涉于生活的旷野,行进间,苦难的质子与智慧的中子被牵引碰撞,迸发思维核力,理性在思考中诞生,扫清长蒙于生命前的迷障;言语是思维的工具,劳作呼号间,声纹震动,纸落文书,光波磁电,信息递质将共性交织成场,人文磁力在场中传递,文明于此萌发;在共性谱写的场域之外,人类的关系聚合成复杂社会系统,及人之老,及人之幼,皆有所养,天下大同,宿愿情感被拧成生命引力,串联起每一座孤岛。


「现在」是一道屏障,我们立于生活现场,在往昔与未来的交织中循环改变,各种力量穿梭其间,串联,松动板结的日常。于是我们听见长雷惊蛰、看见事象初萌,与凝固中诞生新的态度“加入新的去”!;它是诗,掀开平凡,为共同生活谱写赞歌。认识此刻,在虚假的梦中苏醒,向知识、自由、未知而去。数据,智能,夸克,太空,技术是人类生命的衍生。从我开始,到更新的「我」,与新的血肉共同劳作、创生,用肉眼观察测绘,用想象驱动智能,在生命里加入新的去,在生活里加入新的去,在魂灵里加入新的去。所以前路不再暗淡,遍布新的爝火。


我们劳作上手,以手写诗。长吟不住,荡谷传音,一叠一叠,一浪一浪,绵绵不绝,感而力行,遂相印与心,

“在这里。”


向下滑动查看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艺术生活力


我寻着了这首歌

一个字也没有错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在晓庄书院如是说。


陶先生的提倡具体体现为“六种生活”。其中艺术生活方面,他以中心小学和中心幼稚园的教学活动,创作儿童文学为具体实践。1929年初,“晓庄剧社”成⽴,陶⾏知率领剧社到江浙沪多地巡回演出,邀请北⼤⾳乐戏剧教授下乡共襄盛举。这是中国最早以戏剧、⾳乐、⽂学为基础,打造社会性艺术⽣活⼒的尝试。在晓庄试验的影响下,安徽、福建、⼴东、江⻄、⼭东、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在1927年后增设了许多乡村师范学校,百余名晓庄毕业⽣也分布到全国各地。晓庄试验还直接影响到全国教育⾏政领域,促使教育⾏政当局注意乡村师范的推⼴与改进。 


中国乡村历经历史巨变当头,⽂化更新与地景改造需要艺术⽣活⼒;中国传统⽂化历经数字与新感知技术的改造,更需要艺术⽣活⼒——艺术⽣活⼒乃是感觉结构在特定历史脉络下有计划的彰显。


书法、绘画诗学、设计,剧场研究、⻓期的乡村⽥野调查及其艺术性的创造……今年视觉中国协同中⼼的毕业⽣,将以多种样态呈现毕业设计与社会实验成果,回应百年前陶⾏知先⽣的理想:以新的艺术形式与研究⽅法,筹谋当代艺术⽣活⼒的未来,以超越性的实践向天空中射出箭,唱响歌!


在⼀棵橡树上 

我寻着了这⽀箭

仍旧没有破 

在⼀个朋友的⼼⾥ 

我寻着了这⾸歌 

⼀个字也没有错 


朗费罗(H. W. Longfellow)《箭与歌》

陶⾏知译


向下滑动查看




国际联合学院

东学西游


亚里斯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此次国际联合学院展区的主题是“东学西游”,它记录了中国美术学院、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院双学位硕士项目中首届三位毕业生在中国杭州和法国南特,不同地域、两种文化、两个阶段的学习、生活经历。东学突出学习经历的起点,即立足于东方,首年他们浸染在西子湖畔的国美南山校区,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情画意中体会着东方文化所孕育出的独特美学特质,东方的美是善、是自然、亦是超然。西游则强调学习的动态进程,即向西游学,以游为学,其中包含着《西游记》般的艰辛,正如《西游记》的英文常被翻译为Journey to the West,此处的“游”不会使用travel,tour,trip等词,而是journey一词,因为它是对此种漫长而又带着艰辛之旅的更确切表达。


出门时,还是春风吹杨柳,归来时,已是风雪路途长。两年的西学游历,熏陶于西方设计之中,碰撞着功能主义、超功能主义,设计美学、交互美学各种设计主张。东学西游中,面对国情、人情、文化等诸多差异,外加新冠疫情带来的对教学、生活的挑战,这无疑都塑造着他们的个人特质和设计作品。陶行知先生把生活力分成健康生活力、劳动生活力、科学生活力、艺术生活力、社会改造生活力五大类,东学西游既记录着他们在生存力、生活力上的各种收获,同时展现出三位同学在两个观察平台上、两种视野比较下,运用交互技术对于认知自然(交互式海洋生物认知系统设计)、拓宽技艺(交互式剪纸设计)、立足未来(交互式全流程灯具设计)的设计思考。


向下滑动查看





国际教育学院

“家”意味着什么?在过去三年,我们在不断刷新对这个感觉的理解。我们重新定位了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了人的地域文化身份是如何地易变,又如何与艺术实践交织在一起。这个展览旨在从我们的每一丝体验中重新思索“家”的定义:“家”是我们的根基和屋顶;是我们出生及成长于其中的文化和语言;是被我们称之为“家”的、物理的或虚拟的场域;是赋予我们归属感的社区和事物。我们阔别生长之地,又因疫情离开了位于中国美术学院的IMFA之家而散居于世界各地,故我们的实践也显然带着所居之地的不同地域讯息。


我们的个人历史编织在作品的视觉地貌之上。在作品中,我们以家的景象进行创作,将家的碎片带在身边,即使我们可能并不在那儿。我们将本土主题纳入了更广阔的全球对话,证明“家”一不管它有多远一不一定是一种壁垒或边界,而实际上可以成为一个属于创新一代的场所。离家及回家的迁徙促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审视自己的方式。虽然我们可以离家远去,但它会总是跟随着我们。最后,这将成为一次“回家”之旅。



向下滑动查看







 编 辑 |邱莉丽  赵雨岑  邢   珂
 审 核 |徐   元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 NEWS CENTER

 CAA融媒体工作室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