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身边的人渐行渐远,和网友越聊越亲,为什么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4-08-30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由儿歌想到我们遇到的时代
文/杨涟


早上起床听见儿子唱: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我们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熟悉的旋律把我拉回初中。当年,学校规定每天下午上课前要唱五分钟歌,我们班最爱唱的就是这首《铃儿响叮当》。顿时思绪万  千,不禁想起当年同学们遇到的时代。


初中所在的班,是学校两个重点班之一,班主任是汪老师,一个认真负责,有开封男人特点的中年男老师。另一个重点班班主任是中年女教师,两个班主任相互较劲比成绩,两个班的同学生源好,家长素质高,没有“混混”学生,班风正。当年那个时代不像现在这么重视学习,补课少,全凭学生自觉,家长和老师都没有现在这么鸡娃,学习环境较为宽松。多年后,这两个重点班的成材率、大学录取率、考研考博率,明显高于学校普通班。同学们不少考学走出开封,定居各个城市,西安、三亚、郑州、上海、青岛、无锡、宁波、北京、天津、深圳、厦门,还有国外。


我们毕业的时代,是国家的窗口期,很多行业或单位或城市进入门槛不高,许多同学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成为幸运儿,现在早已成单位骨干。如果不是当年那个窗口期时代,不会有这么多同学有机会走出开封,定居各地。在开封的同学中,也有同学有好的平台。同学们中很多人把各自的大学学历用到极致,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抓住了时代赋予个人的机遇。大土豆有个说法:“个人取得的成绩:时代的红利×个人的努力。”我们不能不承认,很多同学拿到了时代的红利。这个红利包括进入一个城市、一个行业,以及延伸出的红利。如果不是那个时代,宁波不会跑那么远到三亚,李新不会到西安,岳济邦不会远离家人到拉萨。其他同学恐怕也类似。大学毕业二十年,现在的同等学历和当年今非昔比,现在的大学生,和我们当年比,已没有时代红利。



长大后,回首我们班,不能不承认,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及家庭的指导在起作用。毕业后,大家的故事比我精彩,有意者可以写下来。两位同学的微信签名让人思考,一句是:“在恩典和信心里活着。”作者在美国。一句是:“人生小满胜万全。”作者在宁波。还有句话来自我:“如果没搭上上一班车,就相信今后的平台。”人间事祸福相依、顺逆相随、圆缺相生。时察己“缺”,才有动力。领先者暂缓脚步,享受成功果实之际,后来者以此为契机,知耻后勇,这种例子很多。


当下,朋友在哪里?从哪儿寻找?重庆一位文友的话可参考:“以前都说网络虚无缥缈,现在感觉真实、可靠和思念的人都在网上。你可能与身边的人渐行渐远,却与网上的朋友越聊越亲,越走越近。那是因为我们都手握同一精神密码,能打开彼此的心灵之门。”这位大姐七十多岁,知识分子退休,看书,写文章,偶尔见见文友。类似情况很常见,身边的朋友大多属于点头之交,网上认识很多三观相近、爱好相投的朋友,时常深入交流。幸运的是,当下依靠网络,可认识全国范围的同行,这些人对自身影响远大于身边的朋友。这个同行可以是同爱好、同专业,也可以是同追求。用南宫踏舞文友的话说,“有种跋山涉水终见柳暗花明找到志同道合之友的感觉。”读他们的文章,欣赏他们的生活,也是一种阶层突破和生长。


年轻时有时间,有试错成本,却没有认知,没有方向。人到中年有了认知和方向,又恰逢琐事增多,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左右为难,力不从心。人到中年想把爱好变成专业,难度增加,但不是没有人做成。写文章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把自己敞开来,“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写自己的感悟、体验、见识、回忆、向往,写个人独特的体验感受,写的技法有独特性。



互联网提供了阅读文章的上佳平台,好公号眼花缭乱,好文章目不暇接,高手层出不穷。比如南宫踏舞,贺州学院退休教授,前记者,十万+文章的作者,生活充满意外和惊喜的小老太,写出大量故事的作家。性格、文风和安阳师范学院退休教授刘涵华近似,职业经历和湖北新闻学教授、自媒体达人李未熟相似。“远方有故事,不要停脚步”,是其微信签名,也是志趣所在,收获了海内外一批粉丝读者。


她有三个特点,一善于捕捉写作素材。二天生有记者禀赋。三乐于助人生活丰富朋友众多。有种成就你就是成就我自己的心态。众多学生和她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学生生活中遇到各种难题,如夫妻相处、婆媳矛盾、子女教育、工作变动和南宫老师请教探讨,她不厌其烦把建议告诉学生。学生说:“我总记得您说的一句话,不管怎么样,我们尽管善良,其他的事情交给老天爷管吧。”很多学生把她称作贵人,如学生说:“记得20年前刚毕业的时候前途渺茫,不知道何去何从。在我最孤独、最无措的时候突然遇到人生中最大的贵人一南宫老师。”有读者读过她所有文章,慨叹广西还有这种人。


她组建爱心微信群,组织大家捐款捐物帮助困难群体,带着学生冒着严寒救助露宿街头的绝症女人,筹钱将其送进医院,长期筹款资助残疾老人、孤儿、身患重病的儿童。南宫写文章爱用四字短语,语文储备扎实,如同说话聊天,回首过去纵论当下展望未来,直抒胸臆,如道家常,娓娓道来。笔下有底层人,家境贫寒的亲戚,学生,文友。25岁做记者,45岁到高校教新闻写作,退休10年写作上百篇文章,有五篇十万加作品。如《谁家没有几个穷亲戚?总理说的是实话吗》《比铁X女更加惊悚的事件》《亲历:暴雨中的郑州,5小时死里逃生路》《你只管善良,其他的,有人记在心上》《我当记者遭的祸》《总会有一些人的出现,让你觉得人间值得》等等。


最近写的《从网恋到现实的深圳婚姻》一文,记述一个学生,专科毕业的农村女孩如何在深圳立足,从最底层做起,逐步稳定下来并大步发展的过程。在深圳打拼的年轻人可一读。类似的写作者还有袁恒雷,吉林省桦甸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青年之家,发表散文、书评几百万字,出版文集,文章在全国报刊遍地开花,散文具有识、趣、见。比如长沙的陶湘宁老师,工人退休,退休金微薄,身患各种慢性病,喜爱写作,摄影,文笔优美,生活丰富,常年在《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老年人》等刊物发表散文随笔。


希望自己能像这几位老师一样,通过文章的传播,影响一批读者。写自己熟悉的题材,人和事,普通人的所思所感、生活。期待看到这些作家更多文章。我在网上观察模仿志趣相投的文友老师,研读作品,积累学识,转益多师,静候高手。





作者简介

杨涟,作家、评论家、中小学语文主讲人、阅读推广人。公众号“杨涟读书”。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好文

在她的花园里我明白了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史铁生眼光毒辣,把知识分子写活了

孙毅安:这位皇帝一生做错了两件事

二湘:罗永浩和董宇辉,一个小人,一个君子?

董宇辉自曝“不想带货”,他说的是真话吗?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